血脂重“调”不是“治” 发现血脂偏高,是通过生活方式来“调”,还是用药来“治”?这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先礼后兵。 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假如是轻度升高,优先选择“调”血脂,改变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如果生活方式改善了两三个月,还是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才需要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由于害怕血脂增高,一些人拒食脂类食物,这是不对的。比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转化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对生育及物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胆固醇同样来自脂类食物,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合理摄入“肥肉”。
在“调”血脂时,真正需要谨慎食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 碳水化合物食品中:薯类(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等。 脂肪类食品中: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等。 蛋白质性食品中: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鲱鱼,鳗鱼等)、加工品(香肠等)。 维生素、矿物质食品中:纤维硬的蔬菜(牛旁、竹笋、玉米)、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葱、芹菜类)。 还有一些其它食品建议控制食用量,如香辛料(辣椒、芥末、咖喱粉、酒类饮料、咖啡、浓红茶等)、盐渍食品(咸菜类、咸鲑鱼、咸鱼子、酱菜类)。 当严格控制饮食一段时间及适当体育锻炼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高于正常水平,则应尽早启用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