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8鱼象鱼说【今日儒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8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万字《左传》浓缩成的10句精华
2018
10/08
10:14
素儒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1、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出自先秦《左传·昭公五年》。

私劳,指对自己有恩劳之人。私怨,指跟自己有怨恨之人。执法时不能枉法让那些对自己有私恩的人无功受赏,也不能让那些跟自己有私怨的人无过而受罚。这句话说明强调赏罚要依法而行,不能凭个人恩怨,即公私要分明、赏罚要公正。

2、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出自先秦《左传·隐公五年》。


备,准备。虞,预料、谋划。师,出兵。没有准备,没有谋划,是不能出兵的。

战争中做好充分的攻守准备、进行周密的攻守谋划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正是此义。

3、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出自先秦《左传·隐公四年》。

战争就像火一样,如果不知停止,就会像玩火不止而把自己烧死。这句话说明发动战争要慎重,要注意节制,否则会祸及自身。

4、同罪异罚,非刑也。

出自先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非刑,不是刑法的原则。犯同样的罪,处罚却有不同,这不是刑法的原则。这句话说明应该同罪同罚,执法应该坚持同一个标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法才能发挥它作为法的作用。

5、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出自先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为国,治国。僭,僭越、超越本分。善于治国的人,奖赏不超越本分应得,刑罚不乱不滥。这句话说明治国要赏罚得当,才能使人心服、天下治。

6、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要做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德行高尚,以德服人;其次是,为国为家建立事功,能施展才能树立功业;再其次,是个人的文学造诣,能够著书立文,如果能以好的诗书文学以传后代,便是永远的不朽了。

7、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

出自《左传·昭公十六年》。

君子不为没有财富而担忧,而应为长大后立不起美名而担忧。

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先秦《左传·僖公五年》。


辅车,车轮的两条直木,以增强轮辐的承重支力,一说是指面颊。车,指车子,一说指牙床骨。辅与车相互依存,嘴唇没了,牙齿就要受寒。这是虞国之臣宫之奇劝谏虞侯不可借道给晋侯灭虢时所引用的古语,阐明的是弱小邻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9、大义灭亲。

出自先秦《左传·隐公四年》。

为了维护正义而不顾亲情私情。这是执法无私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真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但这是一种司法公正的理想,无论何时我们都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10、宁我薄人,无人薄我。

出自先秦《左传·宣公十二年》。

宁,宁可。我,指我军。薄,通“迫”,迫近。人,指敌人。无,不要。宁可我军主动逼近敌人,不要让敌军逼近我军。这句话说明战争中要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不要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2#
发表于 2018-10-8 18: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7 16:55 , Processed in 0.02504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