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视率造假引恶性循环 业内人士:辛苦做剧不如买收视率
2018-09-20 07:05 浏览量 96670 法制日报 “电视剧行业的山竹来了!” 就在9月16日,台风“山竹”登陆肆虐社交媒体之时,一位知名影视公司的高管在朋友圈如是感叹。 事件缘起9月16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总局就收视率问题展开调查》一文称,“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广电总局所指的舆情,指的是导演、编剧郭靖宇15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郭靖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元可买收视率等。 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新名词,那么,为何屡禁不止,谁在铤而走险? 官方多次要求抵制收视率造假 一石激起千层浪,郭靖宇导演的这篇长文很快引发业内热议。 演员赵立新迅速转发这条微博,并提到自己出演的《天盛长歌》收视惨淡,“豆瓣喜提8分,收视惨淡成真;敢不俯首称臣,让你有冤难伸”。 导演陆川也通过微博曝光黑幕,“曾经亲耳听到某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要求制片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费用,打到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说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将收不到电视台尾款”。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更以亲身经历为例,直言:“2015年初,因为不愿意参与收视率造假,光线愤而退出电视节目市场,当时多档节目在央视等播出,停播所有节目之痛苦记忆犹新。” 编剧李亚玲感叹说:“两年过去了,除了买收视的钱爆涨了一倍,从每集50万涨到了100万,什么都没改变。” 9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17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声明,表态称将号召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抵制收视率造假行为,努力营造中国电视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环境。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台与制作方在签购买合同时还会签署一份有关收视率的对赌协议。制作方必须向电视台担保,剧作在播出之时可以达到一定的收视率,否则无法从电视台拿到全额的购片款,电视台会按照一定比例从中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