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讲预防。为什么能够预防?因为刚才讲了癌症发病时间很长,它其实就是基因突变和免疫逃逸这两个综合结果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避免一些引起基因突变,引起免疫逃逸的环境因素,或者是别的一些因素的话,现在认为5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具体有哪些因素呢?烟、酒、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膳食纤维、慢性炎症、电离辐射、感染、免疫缺陷、环境污染等等,有很多种。我主要想给大家强调几种癌症,大家可能经常听说,就是鼻咽癌、胃癌、宫颈癌、食道癌和肝癌。
这几种癌症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都比发达国家高,它们被称为穷人癌。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不是年龄,而是环境。比如说胃癌,它和咱们的饮食习惯、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
因为中国不实行分餐制,所以经常交叉感染。咱们70%以上的成年人都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在欧美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咱们胃癌发病率很高。宫颈癌是源于HPV的感染,筛查做得不好,也导致非常普遍。
食管癌,主要是因为喜欢吃烫的东西。咱们中国有个恶习,叫趁热喝,就不管怎么样都要趁热喝,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65度以上的饮品定义为致癌物。不管大家是爱喝茶还是咖啡,都很好,没问题,但就尽量稍微凉一凉再喝。
我们再讲讲肺癌。肺癌现在是中国的第一大杀手,无论男女都是。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是所有癌症里面最多的。中国占了世界1/5的人口,但是有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有全世界1/3的吸烟人口。
中国的吸烟人口庞大到什么数量呢?就是超过了排在第2位到第30位的29个国家的总和。印度和咱们人口差不多,吸烟人少非常多,肺癌也少非常多。所以别天天去骂PM2.5这些东西,它们需要处理,但不是最最关键的原因,吸烟才是。
很多人都说,你怎么知道吸烟和肺癌关系这么大?我们戒烟到底有没有用?我告诉你有用,不是一拍脑袋瞎说有用,而是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的。
这是美国肺癌死亡率的曲线图,是不是非常奇葩?前面一骑绝尘,从1920年到1970年几乎是直线上升,突然就往下走。
这个和新药没有关系,这个和任何别的办法,甚至和筛查都没有什么关系。它唯一做对了一件事情,就是相对于咱们,它的人均吸烟量早早就开始下降了。
事实上在香烟出现之前,大家很难想象,肺癌是一种罕见病,是一种极少会发生的癌症种类。大家有没有发现蓝色和黑色的线差了20年,因为癌症的发生需要这么长时间。香烟出来大概20多年以后,发生肺癌的概率大幅提高。
美国当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吸烟一上去以后就出了肺癌这个事,然后美国就说我们要禁烟,我们要控烟,几个方面的人一直在博弈,经济利益、税收、健康怎么去平衡。
中间50年代到70年代,几方对垒居高不下,直到后来控烟成功,公共场合全面禁烟后,年轻一代吸烟的越来越少,它的吸烟量开始大幅下降。大幅下降过后20年,在90年代美国的肺癌死亡率才开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