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乡民族展馆

历任乡长的照片

鄂伦春族的民族服装

居住用的地罗子(冬天用兽皮)

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锦盒

用桦树皮做的枊叶小舟

使足了劲也没能拉开

临别合影 前左:副乡长,前右:本家主人,
后左一:乡政府工作人员

露餐

六月十六日:(星期六)ffice ffice" /> 早晨三点一刻出发。出门没走多远,就开始下雨,虽然下得不算大,怕淋湿衣服和行李,还是都把雨衣穿上了,可是没走多远,雨又不下了。三个人又都把雨衣脱了,但是远处的雷鸣电闪还在频频传来,一路上到处都有下过雨的痕迹。太阳出来后,“山牤子”多了起来,每人又都擦了一些花露水,还真起作用。 应该在“兴华”吃早饭,一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饭馆,二是也都不觉得饿,就又走了一段路,爬上了一个大岗子。上了岗子后,在路边上三个人露餐。吃完后,到了一个“十八站林业局”所属的森林管护站休息了一下。这个管护站只有一对老夫妇住在那里,养着一些鸡鸦猪狗等家禽畜,每个人在那里又都加了一些水。 不到十二点到了“白银纳乡”,在一个小饭馆里吃了午饭。这里是鄂伦春族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地人称“鄂乡”。路边上有一个“鄂乡民族展馆”,大家都想进去看一看,但是大门紧锁着。当地的老乡说,你们要想看,找乡长就可以。吃完饭,我试着到乡政府找乡长联系,乡政府的大门开着,我走了进去,各房间的门也都开着,但一个人也没有,在我走出乡政府大楼时,有一个人走过来,问我有什么事。我向他说明了来意。他用手机与乡长取得了联系,时间不大,乡长就自己开着车来了。乡长很热情,向我解释说:“因为是双休日,乡里的人都休息”,并亲自安排人带我们去参观了“鄂乡民族展馆”。 鄂族人的手非常巧,在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墙上掛着的画、捕鱼用的船、在森林里住人的地窝子(冬天是用兽皮做的,夏天是用桦树皮做的)等等,都是用桦树皮做的,自己做的狩猎用的弓箭,力量很大,我拉了半天,怎么也拉不圆,只能拉开一半。他们的民族服装样式很多,也非常鲜艳,尤其是女人的衣服,更是五颜六色,我们还穿着鄂族人的衣服照了相,遗憾的是帽子没在,没带成。还看到了历任乡长的照片以及鄂伦春民族在党和各级政府关怀下的变迁。就在参观的过程中,一位女副乡长(她就是一位鄂族人)前来陪同我们参观。 参观完展馆出来,这位女副乡长带着我们,去了一位鄂族人的家里,这个家里的人正在用桦树皮做一些手工艺品,做得真是美妙绝伦,堪称一绝,临走前与副乡长和那位鄂族人一起合了影。 离开鄂族人的家,找旅馆住下,先睡了一觉,起床后,许洗衣服,我和刘去买了一些馒头等食品,准备带着第二天路上用。 这边现在天亮得特别早,两点多一点天就大亮了。所以早晨要早走,等天热了时,一天的路已走完了一大半,中午休息时间再长一点,等天气凉快了再走一段就可以完成一天的行程了。 从老道店开始,每天都在三点多钟就上路,所以觉得有些睡眠不足,总感到有些睏倦,必须补充睡眠。 今天就是,吃过晚饭,早早地就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