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里温的夜晚开始首都埃里温的夜晚既没有国内大城市那般灯红酒绿人来人往,也没有欧洲城市夜晚的萧瑟。在我对这座城市夜晚的记忆里,总是被那些鲜花摊位上的灯光占据着。这些摊位遍布埃里温市中心的各个地方,通常会营业至深夜。
曾好奇问向导索娜:这里的年轻人都这么浪漫吗?连花铺都要为他们每天营业到深夜。她笑着说,那些玫瑰不都是为情侣们准备的。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喜欢,家里摆放玫瑰是很寻常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经历了许多坎坷后还能快乐地面对生活。
从我所在的酒店房间向窗外望去,就能看见“耶烈万社会主义大阶梯”。由旅居海外的亚美尼亚人出资建设,这是一座经历了几十年时间还未完工的公共建筑物。
(点击上方标题阅读全文)
餐桌上的亚美尼亚在亚美尼亚的第一顿正餐是在埃里温的葡萄酒庄园里。酒庄位于距离市区不远处的谷地中,主人用几道最具代表的当地菜肴来招待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罐子牛肉,一种在土陶罐中腌制炖好的牛肉,口味上很像是平遥牛肉,制作起来虽然不算麻烦,但要保证牛肉入味和口感却相当耗时间。还有一种将肉、菜叶和谷物卷在葡萄叶里烹饪出来的菜肴,刚上桌就会被一扫而光。这里的水煮羊肉像极了甘肃、新疆等地的手抓羊肉,其实它们本就是一种东西,连制作方法也几近相同,丝绸之路承担了食物制作方法上的传播媒介。
什么也比不上新出炉的“馕”芳香。这又是一种随着丝路传播的食物,只是它在各个地方的样貌不同罢了。亚美尼亚人在向你隆重介绍它时,喜欢用面包这个单词,而不是“馕”。本地人管它叫“突那”(Toneer),制作方法非常奇特:在地下挖出一个一米深的坑,放入炭火,面团在一块类似于枕头的木板上扯开,放进坑中,半分钟便可出炉。接下来我的旅程几乎和这种食物无法分开。
之所以第一餐就选择酒庄,当然是为了美酒而来。亚美尼亚人不但坚信伊甸园的存在、诺亚最终将方舟停靠在这里,也相信世界上酿造第一杯葡萄美酒的地方在亚美尼亚。
(点击上方标题阅读全文)
修道院与不变的信仰深坑修道院距离埃里温不到两个小时车程,路两侧是大片的果园、田野和农舍,到了深坑修道院所在的小山下面嘎然而止。站在修道院所在的小山上,身后还是万顷的良田果园,而西部便是空旷的荒野草甸一直延伸至阿勒山,深坑修道院就像是一座界碑般将两者硬生生的分开。
“诺亚方舟停放的痕迹就在那里。”神父指着远处大地上的褶皱向几个欧洲游客讲解着。我定睛观看许久,也没看出所以,只好随着那几个游客频频点头。
亚美尼亚民族信仰的转变始于梯里达底三世国王的统治时期,就像是吐蕃时期的灭佛运动一样。相传,当时在亚美尼亚梯里达底三世对基督教残忍的镇压到了疯狂的地步,而这种疯狂的后果是让他本人变得疯癫,无法正常生活。后来他被格雷戈里教皇治愈,因为宗教运动,格雷戈里曾在13年前被押往地牢等死。
(点击上方标题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