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504鱼象鱼说【今日共勉】柳暗花明又一村:乐观面对挫折 走出生活舒适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4 14:35 编辑

柳暗花明又一村:乐观面对挫折 走出生活舒适圈

[摘要]挫折和磨练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被动地接受这一切,也可以选择主动地走出生活的舒适圈。

文/周宏亮

面对工作上的加班和超额任务,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上司对自己的刁难,有的人则把它看成展现自身能力的一次机会。

心态不同,看待同一事情的态度也不同(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面对恋爱关系中的分手,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抱怨对方的移情别恋;有的人则把它当成开始崭新生活的契机,相信未来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不满和缺憾,有的人看到的则是收获和机遇。

《论语·为政》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教人凡事都往好处想。

我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是希望人们能够心胸宽大,性情醇厚,对事要宽,待人要厚。心胸宽大就不会为了一些蝇头苟利而患得患失,性情醇厚则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耿耿于怀。

心胸开阔才不会为小事耿耿于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对事要宽,必然会减少很多精神情绪上的负担。待人要厚,才能做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进而够收获人缘和人脉,做到“得道多助”。

我国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经被贬二十三年,在远离繁华的巴山楚水之间度过了一生中风华正茂的日子。

然而面对仕途的不如意和生活上的窘迫,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厌世和自暴自弃,而是充分发挥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将他的才华和精力施展于这湖光山色之中。

凡事都往好处想是刘禹锡做人的准则。贬谪异乡一方面是人生中的一大挫折,失去了大展宏图和锦衣玉食的仕途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让自己不再被繁重的公务缠身,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诗歌创作。

凡事都有两面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的刘禹锡只看到贬谪的坏处和不良后果,而看不到这一种闲云野鹤式的生活所蕴含的魅力,那么他也无法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传世名句,也无法成为一名载入史册的伟大诗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仕途被贬这件事往坏处想,就是怀才不遇的打击,往好处想也可以是一种实现人生转型的机会。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主要源于两种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凡事都往好处想的人即使面临重大损失,也能够以一种清醒的智慧去亡羊补牢,甚至转危为安、化祸为福,将生活给予的磨练变成一种让自己走向成功的经验和资源。

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我们无法改变生活中的挫折和磨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于这些挫折和磨练的态度和看法。

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生活智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面对朋友之间的告别,我们可以选择像王维那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以像高适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挫折和磨练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被动地接受这一切,也可以选择主动地走出生活的舒适圈。

既然终将到来的改变不可避免,那么与其悲伤地哭泣,不如洒脱地微笑;与其依依不舍地留恋过去,不如自信坦然地走向新的人生。




2#
发表于 2018-5-4 11:31 | 只看该作者
自信坦然地走向新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5-4 14:36 | 只看该作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5-4 1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9 14:40 , Processed in 0.03549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