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8-5-9 16:11 编辑
85岁“丁大校”的运动生活
2018-01-05 05:06:56 来源: 沈阳晚报(沈阳)
| | 1992年丁安民在国际铁人赛上获得两项亚军 |
| | 丁安民和老伴张秀菊亲密合影张文魁摄
|
|
在沈空宁山路干休所里,住着一位“丁大校”。寒冬沈阳,天刚蒙蒙亮,老人家背起运动包,走出干休所大门,路人都会亲切地打招呼:“丁大校”又去运动啦!1月3日,记者走进老人家中,在客厅墙上挂着的除了家人合影,大多都是丁安民在运动中和领奖时的照片。丁安民说,衰老是自然规律,“我希望通过运动减缓衰老的下滑曲线,我都85岁啦,我想告诉大家,活到老运动到老。我的运动原则是:坚持是基础,细节是关键,平衡是根本,适度是核心。”
从安静少年 到军中运动健将 丁安民,1933年出生在山东潍坊,入伍参军后从青岛来到沈阳,以大校军衔从空军某部离休。
他自小生活的大院中,有一位做飞行员的长辈,受到长辈的熏陶,他的童年是在对“飞行梦”的憧憬中度过的。青年时期的丁安民虽然如愿入伍空军,却落空了“飞行梦”,从事地勤工作。丁安民说,刚入伍除了每日出操,并没有特别的运动爱好和特长,反而喜欢安静地读书。不过之后的两个人,触动了他的运动神经。 1951年,前往抗美援朝前线的前夕,丁安民跟随援建技师学习机务维修。年轻的他打开飞机的氧气开关时颇费力气,而身材健硕的技师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那一次丁安民受到了触动。转眼1952年春节,空军文工团到抗美援朝前线进行慰问演出。看过表演后,战友们热热闹闹进行一些运动小比赛时,丁安民坐在一旁捧着书看。“这时有位作家来到我身边,他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是成为一名对祖国有贡献的人。那位作家对我说,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你若不进行运动,那么等你到了40岁事业发展的高峰阶段,有心却不一定有足够的体力了。” 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他便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说到这儿,丁安民骄傲地告诉记者,年轻那会儿自己最擅长的运动是单双杠,他还在运动会上得过特别奖。
当年骑车去北京,离休不离运动场 1962年,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在北京举行。丁安民用了当时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我跟着朋友一路骑行去北京参赛,在路上,我边学边骑。”丁安民说,这一路骑行真是“赚到”了,在北京参赛,他竟然在自行车项目中第一个抵达终点。
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车、10公里跑步,铁人三项是所有体育项目中对耐力要求最高、体力消耗最大的运动。常年坚持训练,丁安民硬是把自己从一个柔弱少年,锻炼成了“铁人丁大校”。
1992年8月,59岁的丁安民作为唯一一名军人选手,参加国际铁人赛揽获国内组(50至59岁)、国际组(55-59岁)两尊亚军奖杯。1993年丁老离休了,但却没有丝毫失落感,因为他坚持“离休不离运动场”。正是在那一年,丁安民开启了冬泳生涯。
“有经验的人告诉我,冬泳不能在冬天直接入水,从夏至秋,再到冬,要循序渐进地坚持每天入水,适应水从暖转寒的过程。”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从冰面凿开的冰池中扎入水里时,丁老至今记忆犹新:“那可是真冷啊,全身像针扎地疼,但我是个追求运动规律的人,冬泳时,我不强求速度和时间,坚持水温1摄氏度游1分钟以内,水温2摄氏度游两分钟以内的原则。” 丁安民坚持冬泳20余年,并将健康运动的经验传授给他人。多年来,北陵公园的冬泳队伍不断壮大,很多人都是受到了“丁大校”的鼓舞和带动。
“铁三丁大校”是位“三高健将” 1994年12月,离休第二年的丁安民报名参加第三届亚洲杯铁人三项赛暨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他与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捧得老年组冠军奖杯;2000年,丁安民报名参加了在徐州举行的亚洲铁人三项系列赛;2009年“长白岛”杯中韩铁人三项友谊赛,76岁的丁安民成为年龄最长的参赛选手,并以优异成绩顺利完赛。 20余年来,丁安民在国际国内铁人三项、冬泳以及半程马拉松赛场非常活跃,捧得奖杯无数的同时,还被授予“铁人精神奖”,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铁人”、“不老松”。随着运动精神在全国的传播,他拥有了“铁三丁大校”的美誉。 随着年龄的增长,允许丁老参加的赛事越来越少了。他学着上网报名,但很多赛事还是婉拒了他的参赛申请,不过只要有机会,哪怕是“特邀”环节,丁安民都会欣然前往。为了节省费用,到达目的地后,他总是住便宜的酒店,吃简单的饭菜。然而,如此节俭的“丁大校”只要获得奖金,就会全部捐给受灾地区、贫困群众或失学儿童。
丁安民坚持不懈为沈阳全民健身事业作贡献,他不仅是沈阳铁人三项协会的会员,还是沈阳冬泳协会的高级顾问,被称为“级别高、素质高、泳技高”的“三高健将”。
运动读书 85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7年8月,84岁的“丁大校”报名参加了沈阳市首届市民运动会铁人三项比赛。在激烈的自行车赛中,丁老摔倒了。说到这儿,老伴张秀菊忍不住说:“他摔伤了头部,把大家都吓坏了,住院20天呢!”
伤愈后的丁安民又回到了规律的日常生活。每早5点起床,洗漱后给自己准备早餐;吃过早餐后,6点准时出发,步行或坐公交到北陵公园;热身,冬泳,上岸后向身上浇温水暖身,穿戴整齐后,做些简单的整理运动,提升全身温度;9点左右,乘地铁去室内游泳馆游泳;中午前赶回家,与老伴在干休所食堂吃午餐。
下午和晚间时光,丁安民坚持读书。丁老喜欢读《季羡林的哲学人生》:“我读到人生最高境界是和谐。我坚持在大自然中冬泳,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我在运动中结识四海兄弟,是人与人和谐;我通过运动获得了淡定自律、从容不迫,达到了人内心的和谐。”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丁瑶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