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02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1-2 20:41 编辑


“小乘教”之“信”(六)

小乘教“有信”的九种次第已介绍圆满,但是对于“小乘教”之“信”的介绍还留有最后一个彩蛋,这也是遵从佛陀的嘱托。

《中阿含经》云:“阿难!我本为汝说五根,信根,精进、念、定、慧根。阿难!此五根,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根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阿难!我本为汝说五力,信力,精进、念、定、慧力。阿难!此五力,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力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佛在经中咐嘱阿难尊者,要为后来的少年比丘说此五根、五力,以令学人安稳身心,精进修行。这不仅是对阿难尊者的咐嘱,同样也是对后来学人的咐嘱,不仅比丘需学,寻求解脱的学人都需学。因此,“小乘教”之信的最后,希望能就“信根”和“信力”为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从《中阿含经》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根”为“五根”之首,而“信力”为“五力”之首,五根和五力法皆属于“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道品”也称“三十七菩提分”,为修道的重要资粮。

五根,根者坚固不动之义。之所以称为根,因此五法能生他一切善法之本,如《俱舍论》曰:“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此外,《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举出,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那么信根究竟指什么呢?信根,即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我们代入上面的语境中,就会发现:“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五根”坚固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则称为“五力”,“信力”即“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之力用。再次代入,我们可进一步发现,“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坚固不动摇,随其增长,即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五根”与“五力”同体,“五力”显示的是“五根”破惑增上的力用,五力者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到这里,有一点值得提醒,“五力者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并不说明,利根者与钝根者主动选择修某一法,也并不说明利根者不修“五根”法,我们最直观看到的内容是:利根者因其本身善根深厚,对三宝、四谛等道理闻即信受,且坚固不动摇,可快速产生力用,而钝根者首先需要解决对三宝、四谛等道理信的问题,而这可能是最容易产生理解误区的地方。解决了这个误区之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如何修学的问题,那就必须回到经典中。

《中阿含经》云:“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增壹阿含经》云:“所以然者,诸比丘!亲近善知识已,信便增益,闻、施、智慧普悉增益。”《杂阿含经》云:“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信根。断何等无常法?谓当断色无常,当断受、想、行、识无常故。”

我们综合以上三段文字,就可以找到三个方法:有惭有愧、亲近善知识乃至断五蕴无常。这些并不是全部的方法,经典中当然还有更多尚未介绍的修学方法,仅这三个方法真正展开阐述的话,恐怕就可以增加三个“漫谈”的系列了。真正的修学是需要长期深入才能够得到效果的。新年来临之际,我们结束了“小乘教”这一站的旅程,在新的一年中将会进入大乘教的范畴,也希望大家在这个善因缘的加持下,新的一年中修学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始一段人生的全新旅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8-1-2 19: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1-2 20:2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1-2 20: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 00:04 , Processed in 0.02765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