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赞张健:中国横渡海峡第一人 英吉利海峡横渡精彩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9-19 04:52 编辑


2001年7月30日凌晨1时26分,经过近12个小时的搏风击浪,北京壮士张健终于胜利地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成为中国征服英吉利海峡第一人。从而在自1875年成功征服英吉利海峡的漫长历史上,第一次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这是张健的光荣,更是中国人的光荣。
  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活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张健这次横渡是有史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这次活动的组委会还从国内组织了上百人的助威团,在起点和终点为这次活动助威。
  中央电视台为全程直播这次活动,专门花15000英镑租来一条仿古的英国战船———“大土耳其”号旅游船,全程跟随张健。同时跟随这艘大船采访的还有其他十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负责为张健导航的英国海峡游泳协会秘书长邓肯说,协会成立70多年来,张健横渡海峡的声势是最大的,“这次连直升机都用上了,真是盛况空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9 收起 理由
牛弟的阿哥 + 5 赞一个!
精灵企鹅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获得成功,从他个人来说,是其实力使然。他24岁时就已成功横渡琼州海峡,12年后的2000年又成功横渡了近100公里的渤海湾,一年后的今天再次成功横渡33公里的英吉利海峡,应该在意料之中。当然,英吉利海峡的挑战不在于距离,而在于常人难以承受的低度水温和变幻莫测的洋流,这使得横渡英吉利海峡成为成功率最低的运动之一。但这一切都被有备而来的张健勇敢地战胜了。

张健成功登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很难想象,在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中国人能横渡英吉利海峡;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当中国人还在为温饱而劳碌时,也难萌生远离故土去横渡异国海峡的念头。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人才能去征服人类所能征服的一切艰难险阻,去填补一个又一个的空白。从由京报集团组办这次活动所显示的雄厚实力,到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的空前规模,以及数百名来自国内的追随者和当地华人的助威声势,都充分展示了虽然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只有张健一人,但在他身后却站着亿万的华夏儿女和强大的祖国。有这样坚强的后盾,外国人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事,中国人同样能努力做到。
  在茫茫大海中,一个人显得那样渺小。但当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张健犹如蛟龙在大海上搏风击浪时,我们顿时感到人类的伟大。沧海有涯志无涯,大海再大也有边,但人类的追求和理想却是无限的。正是这种无限的追求和理想,使人能够挑战极限,征服自然。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每一个人都在人生的大海中沉浮。不是有人将经商比作搏击“商海”,将做学问比作“学海”弄舟吗?然而,不论你在什么样的“海”中游泳,都会碰到惊涛骇浪,遇见艰难险阻,但只要始终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我想,这就是张健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留给我们的启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张健(中)上岸后庆祝胜利
北京市委、市政府电贺张健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
  张健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消息凌晨传回北京,全市人民为之振奋。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特此发出贺电,全文如下:
  京报集团转张健同志:
  在首都和全国人民欢庆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的日子里,北京青年教师张健继去年横渡渤海海峡之后,于今天凌晨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只有15℃低温的海水中,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横渡英吉利海峡获得成功,成为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中国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张健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京报集团与张健同志携手共渡英吉利海峡的壮举,为首都争了光,为全市人民赢得了荣誉,也是向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献上的一份厚礼。市委、市政府希望全市人民学习张健同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奋发努力,团结进取,把首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张健再次完成壮举 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去年8月成功完成渤海横渡之后,张健便开始了此次横渡的准备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和调整,张健于7月17日抵达英国多佛尔市渡口,为此次横渡做最后的准备。
  当地时间7月29日凌晨6:30(北京时间13:30分),张健准时从英格兰东南部多佛港的莎士比亚海滩下水,正式开始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征程。
  张健下水处的水温为16·5摄氏度,风力2到3级,对于横渡海峡的游泳者来说,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好天气了。英吉利海峡最窄处从多佛到法国的加莱直线距离为33·8公里,但由于海流的影响,张健如果成功横渡,游的距离可能会达到50公里。
  下水前助手在张健的身上涂满动物脂肪和凡士林的混合物,用于抵御海水的寒冷。在横渡过程中,张健跟在英国海峡游泳协会秘书长泰勒·邓肯驾驶的导航船后面,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和教练的安排来确定休息和进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在横渡的前20公里中,各方面的情况进展良好,张健基本保持着每分钟62次划水的速度行进,而17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也较为理想;但从北京时间18:30开始,洋流和风向发生了转变,海浪变大,张健不得不逆流行进,这给横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张健被迫使用蛙泳的方式(蛙泳可以节省体力,但弊端是速度减慢、容易发生肌体拉伤),在水中游行的姿势也开始不正常,行进速度最低降到55次划水/分钟,到22:10的时候距离目的地还有约8公里左右,但由于洋流的作用,张健究竟会在哪里登陆还是个未知数;22:50左右,来自英国的陪泳教练乔先生下水和张健一起游,这似乎给了张健很大的鼓励,他重新恢复自由泳方式,泳姿基本恢复正常,游行速度也回升到每分钟59次划水。
  7月30日凌晨0:30分左右的时候,张健游过了一个约20米深的水流,而在此之后,洋流对他的影响将变得很小,距离目的地也只剩下了1公里多,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张健赶上了海潮,这将使他可以借助潮水的力量游完最后的这一段路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1点25分,疲惫的张健终于走上了法国加莱海滩的土地,英吉利海峡被他抛在身后,一段新的历史被记刻在身后这片蔚蓝的海水中,张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用身体和呼吸丈量出突破极限的辉煌,用毅力和拼搏使英吉利海峡第一次书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张健此次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也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极大关注,在横渡过程中,始终有直升机在上空进行跟踪拍摄,很多当地的华人和从国内专门赶来为张健加油鼓劲的人在岸边和登陆地点焦急的等待张健的成功登陆。
  对于此次横渡,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派出了直播报道组赴现场分时段进行了电视直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国旗给了我很大力量—张健成功横渡后接受采访
  37岁的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健经过11小时56分的游程,成为了第一位只身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据专家介绍,由于能量消耗巨大,张健横渡渤海海峡之后,体重减少了8公斤左右。张健透露,此后他将不再以横渡海峡为自己的目标,“在我看来,横渡海峡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推动中国体育运动,尤其是铁人三项运动等新兴项目。”
在返回英国的船上,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你上船后,邓肯(张健的导航员)对你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现在感觉如何?
  张健:他主要是提了些问题,在冷水里泡了这么长时间后,看看意识还是不是清醒。这些简单的问题我还可以回答。
张健水中补充营养
  记者:在你上岸时,我们都担心在水平地游了这么长时间后,突然站起来,心脏是不是难受?因为之前你身体不太好,有感冒咽炎什么的。
  张健:那儿的沙滩比较平,对此我早有准备。而且也有了前几次的经验,站起来比较缓,没什么问题。
  记者: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就担心吗?
  张健:应该是在中间的一段,游得比较慢。
  记者:那段时间你速度突然降了下来,而且我们发现水里有水草、水母,我们都不也告诉你有水母。不知那段时间你在想什么?
  张健:我看见水母了(笑)。
  记者:那时候难受吗?我们分析你那时可能会比较难受。
  张健:内脏没什么问题,主要是肩膀、胳膊、肌肉比较紧。第一次在这么冷的水里游,也不太清楚,开始游得比较快。由于水比较冷,所以肌肉有些僵,感觉哪儿都在较劲,速度就降了下来。后来缓一缓,又缓过劲来了。

下午16:23分张健开始进食,进食时间没有超过一分钟,他所吃的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
  记者:我们一起在船上为你加油,你还特地朝左侧呼吸了一下,看到我们了吗?
  张健:看到了。那段也是最艰苦的时候,大家的欢呼给了我很大鼓舞。
  记者:下水前,就问过在那十几个小时你会想些什么?
  张健:今天比较幸运,导航船前面挂着一面国旗,我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这确实给我了很大的激励。国旗后面是众多中国人民的支持,我也向关心我的电视观众、广大人民、主办单位以及所有跟我受了12小时苦的人表示感谢。
  记者:在你上岸后,我们记者都想问一个问题,在你又一次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后,下一目标是什么?
  张健: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该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见得非得就游海了,在其它工作上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52 | 只看该作者
张健
  1964年6月12日出生于北京。
  身高1.76米;体重90公斤;臂展1.84米。
  8岁开始学习游泳;1982年全国少年游泳比赛获200米自由泳亚军;1982年第六届北京体育运动会获200米蝶泳亚军。
  1983年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1984年全国体育学院游泳比赛获200米蝶泳亚军和1500米自由泳第三名;1987年大学毕业留校。
  1988年,张健用9小时19分52秒64游完了29.5公里宽的琼州海峡,被誉为“横渡海峡的中国第一男人”;2000年8月10日,张健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历时50小时22分钟,游行距离123.58公里,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
  ■问题
  ■距离有多长?
  从英国的莎士比亚海滩到法国CAP GRIS—GEZ,为23.69英里,但你肯定要游30至40英里,因为潮水会把你推来推去,所以整个游路有点像S形,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一条直线。
  ■游泳需要多长时间?
  时间从7小时到26小时不等,很显然你的身体条件和游泳能力起绝对性的作用,但是天气、海潮、海况,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要花多少钱?
  申请费是150美金,护卫船要花费2000美金。
  ■每年有多少人进行横渡的尝试?
  每年的数字都不一样,但平均下来有20至30人横渡成功。
  ■需要做多少次打水动作?
  大多数马拉松游泳者,每分钟打水60至70下,每10个小时总共要打水4200次,14个小时要打水5888次。
  ■为什么只让穿游泳裤,戴泳镜、游泳帽和抹油脂?
  像MATTHEU LEBB,就是像这个人第一次游英吉利海峡时,所保持的历史习惯和古老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9-19 08:31 | 只看该作者
佩服张教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9-19 10:32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19 04:52
张健
  1964年6月12日出生于北京。  身高1.76米;体重90公斤;臂展1.84米。  8岁开始学习游泳;1982 ...

英雄壮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9-19 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4: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4: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4: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朋友精灵企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9-19 15:32 | 只看该作者
         张教授翻开中国人泳史新的一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9-19 16:05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9-19 18:29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9-19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9-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冬泳精英,牛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 14:40 , Processed in 0.04843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