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516鱼象鱼说【气象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2:13 | 只看该作者
虚云老和尚的最后遗言2016年10月18日 10:26  龙泉之声  我有话说(45人参与) 收藏本文      


虚云老和尚
  农历九月十二日,是虚云老和尚圆寂日,特发此文以资纪念。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摘自《虚老和尚开示录》)
  老和尚圆寂前作诗一首
  少小离尘别故乡, 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 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彼岸, 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 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和尚临终所写的话(历史资料)
  虚云和尚无病无疾,圆寂前当晚,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虚老,他们自己偷偷溜到虚老茅棚里。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虚老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虚老和尚。虚老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虚老见此云:“你也在这里?”
  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离开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有四五人或五六人,围绕在虚老和尚茅棚的窗户上,在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虚云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次日,虚云和尚圆寂!虚云和尚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 反对我的人,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舍不得我的人,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虚云和尚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最低迷、僧团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时期。在漫长的行脚参方过程中,虚云和尚对当时僧团中的种种不如法现象,都有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佛教衰败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也作过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僧团是佛教的核心。僧团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在《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中,虚云和尚甚至严厉而痛切地警示天下衲子: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虚云和尚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讲: 自正眼不明,人心陷溺,有蔽于声色货利者,有惑于异学左道者,有误于旁蹊曲径者。举世茫茫,赖有人焉,弘传正法,使觉树凋而复茂,慧日暗而再明。无如末劫,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求其识因果、明罪福亦已难矣!况明心见性入圣超凡乎?所以剃染虽多,解悟者鲜,因乏明师启迪;即有教者,不过学音声法事以为应世之具,将我佛度世悲心,翻为粥饭工具,不亦深可慨乎!
  赞虚云和尚偈:
  宣化
  中流砥柱挽狂澜, 仆仆风尘救倒悬
  为法忘躯无自己, 恒顺众生有人缘
  黑暗明灯光普照, 苦海慈航度大千
  云居真如留圣迹, 源远泽长法界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2:39 | 只看该作者
难过的时候 就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吧! 佛学苑南海普陀山佛教印光大师2017-05-15 11:12
[url=]分享[/url]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img][/img]
  • 领英分享


124评论

南无观世音菩萨(网络图)

文:印光大师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传,乃亿万中略见一二而已。(增广文钞·致谛闲法师问疾书)

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無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文钞正编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 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無阿弥陀佛,及念南無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崇,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音英,得)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文钞续编卷下《学医发隐》为弟子朱清泰说)

世间医士,只能医身,纵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为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兼寓医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倘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文钞续编卷上·与马星樵医士书)

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日持《大悲咒》,加持净水。有久婴痼疾,中西医士均不能治者,令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及念观音。果真至诚, 即可立刻回机,不久自愈。纵不即愈,决无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无所费。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文钞续编卷下《学医发隐》为弟子朱清泰说)

普陀山观音菩萨(网络图)

既有宿业婴恶疾,当吃素念佛,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请僧做佛事,但自己认真恳切至诚念佛,及念观音耳。且勿谓只念一佛一菩萨,便可愈病乎。须知念佛,为佛法中最圆顿直捷之法,其利益超过一切法门。但以心之诚不诚为差等,非法有或灵或不灵也。(文钞续编卷上·复黄诵平居士书)

遗传之病,亦宿业所感。当至诚恳切念佛及观音圣号,当可即愈,而不复遗传矣。(文钞三编卷二·复琳圃居士书)

大悲咒咒水治病。当发至诚恳切心,方有灵验。……不贪名,不贪利,唯欲救人病苦,则便灵。有或持灵后,贪名利,或破戒,则便不灵矣。凡事无一不以至诚为根本者。(文钞三编卷二·复尹孝全居士书一)

时疫流行,妻子罹病,当令彼等各各志诚念“南無观世音菩萨”。汝若会念《大悲咒》,当加持大悲水令服,自可痊愈,正不必汲汲于医疗也。(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

今为汝寄大悲香灰一包,以书夹之。此灰用大悲咒加持四千多遍,果能志诚念南無观世音菩萨,定可不日痊愈。此一包灰,可冲五六十回。如嫌烦,可取六分之一, 放大碗中,用开水冲之,搅搅,候灰质沉下,将清水倒在壶中,或瓶罐中,日三四服。必须吃素,日常念观音圣号。若大见效,下次止冲。以留水不如留灰。病好后,所余之灰,挂于高洁之处,或供佛龛下旁边,不可亵渎。若有危险病症,冲而服之,必可起死回生。即世寿已尽,服之亦有利益。冲过之灰质,当加水泼于房上,或倒于井中,不可倒于污秽之处。此比大悲水功效大。以大悲水或加持数十遍或数百遍,即被人要去,无有经三四月之久者。此灰为备远路不能寄水者之预备。(文钞三编卷一复陆培谷居士书,乙亥九月初十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2:51 | 只看该作者
一带一路:习近平六千余字精彩演讲 三次提及佛教
2017年05月16日 07:34:52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02人参与 62评论



习主席以佛教的发展为例,指出“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以此论证“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网)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其中,习主席以佛教的发展为例,指出“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以此论证“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在长达6000余字的演讲中,习近平三次提到了佛教,具体摘录如下:
——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中国佛教,进而传入东亚、东南亚。在印度佛教衰落之后,中国佛教就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习主席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提到佛教: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发表演讲,首次系统、全面、深刻地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自己的文明观。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2014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始对斯里兰卡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习近平当日在斯里兰卡报章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习主席提到中国高僧法显开启了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千年佛缘。具体摘录如下:
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有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的历史纽带,有患难见真情的米胶协定,更有两国人民在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地震中守望相助的感人佳话。去年,中斯建立了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拜访了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途经之处和修行故地古吉拉特邦。适逢印度总理莫迪64岁生日,习主席特意为莫迪定制了全素生日蛋糕,并赠送了《玄奘之路》电影纪录片等礼物,在和莫迪的谈话中,习总多次提及玄奘精神和佛教文化,最后双方达成共识以复兴玄奘精神为切入点开展中印交流。
18日,习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十分认同中印两国之间的佛教交流,讲话中谈到:“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足见习总学识渊博,及对佛教历史的深入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心田如世田
2017年05月16日 07:25:26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曙提法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876人参与 25评论



一块田地,如果长满杂草,秋天来时,一片荒芜;虽有稻禾,却杂草丛生,收成恐怕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除草,善护苗稼,最终才能获得大丰收。


心田如世田(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一块田地,如果长满杂草,秋天来时,一片荒芜;虽有稻禾,却杂草丛生,收成恐怕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除草,善护苗稼,最终才能获得大丰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2:54 | 只看该作者
谨记在心!人生三大陷阱,看完后你会明白
2017年05月16日 07:36:39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548人参与 19评论



因贪心而轻信,因轻信而受害,这是所有贪婪者的通病和下场。为了求利益而附和佛法者,反而会受到损害;只有真心信仰。


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编者按:因贪心而轻信,因轻信而受害,这是所有贪婪者的通病和下场。为了求利益而附和佛法者,反而会受到损害;只有真心信仰,才会真修实学,求得利益。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团。——《百喻经》
【释义】有一个老妇人,睡在树下,突然来了一只熊要吃她,老妇人绕着树跑躲避熊的追赶。熊用一只掌抱着树干,另一掌来捉老妇人。老妇人急中生智,也抱住树干抓住熊的两只手。对面来了一个人,老妇人忙对那人说:“你和我一起捉住这个熊,我们杀了它分吃熊肉。”那人相信了老妇人的话,就一块捉熊,他抓住熊的两个爪子,老妇人就舍了熊自己跑掉了。那人后来只身和熊搏斗陷入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16 14:58 | 只看该作者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的创始人,伟大的核物理科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7 19:21 , Processed in 0.05177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