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苗 于 2017-4-17 08:25 编辑 & l Z7 S6 l$ P* f9 @) h1 e2 t
, C" V$ q, k6 N7 e% Q7 k1 Z* E 樟木古街位于岑溪市区的东北部,成型于明朝嘉靖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为岑溪市现存较为完整、古民宅最多的古民居群。 樟木圩旧时又名“长宁圩”,由两街四巷组成。两街为肇福街和回龙街,肇福街位于西段,呈丁字形,全长470米;回龙街位于东段,与肇福街相接,全长480米。两街南北两侧分布四条小巷,分别为叶京巷、邓公庙巷、盐埠巷和竹行巷。四条小巷各有历史,如叶京巷是旧时周边乡镇居民挑农副产品到集市去卖的必经之路,盐埠巷是专门买卖盐的地方,竹行巷则专门交易竹子和竹织品。旧时因没有暗排设施,古街路面大多使用取自山涧小溪,稍呈“龟背形”的鹅卵石铺设,雨水排放顺畅路面干爽。古街街巷路弯弯曲曲,左拐右进,主街旁诸多纵横交织的无名小巷,整条古街有一种曲径通幽、绵延悠长的感觉。
6 y0 K6 Y1 W0 D( G! L4 H! c古街房屋庙堂多为清末民初建造,具浓郁的广府建筑特色。整个樟木古街呈梳式布局,以肇福街和回龙街中心巷为中轴,民宅分布在街道南北两侧。由于岑溪气候炎热风雨常至,古街民居一般为小开间、大进深、多天井、布局紧凑,而在建筑细节上,则多深门廊、大挑檐、水瓶状石柱基础、墙面彩画、卷棚屋顶这样的特色。古街的民居一般有三进,中间设小天井,纵深为25至30米,后面没有门出入,这种民居又被当地群众戏称为“猪笼屋”。与北方的四合院相比较,古街民居可称为三合院,通常是一个家庭几人至数十人居住,房子多为左邻右舍共用一墙,体现着旧时居民融洽的邻里关系。 7 y0 H, Y5 t3 K: J+ _
/ K: x- o5 X1 Z6 }+ ?: F
# o" y( F- h D8 K, g7 D! G; ~2 y* r, U- y3 u
* ^# g( H2 A" {+ e$ I" f
8 ^/ g2 W$ T2 s: t9 H+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