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随着冬泳运动渐渐升温,人们对冬泳的思考也随之展开——
冬泳三问 《人民日报》记者 许立群 12月上旬,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勇士”齐聚江西省宜春市,第十四届全国冬泳锦标赛的举行使这个美丽宁静的小城掀起了欢腾的浪花。 “这是我们宜春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单项赛事。”宜春市冬泳协会理事长辛水根骄傲地说。有趣的是,辛水根的“正差”是宜春卫生局局长,而和他一起为赛事忙前忙后的工作人员也大都是来自宜春各行各业的“冬泳人”。 金志,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说起冬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如数家珍。 “上个世纪50年代,毛主席曾冬泳邕江,在他的示范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冬泳热潮。最近一二十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身的需求,全国迎来了第二次冬泳热潮。如今,冬泳运动已经从北方拓展到南方,全国活跃着30多万人的冬泳大军,冬泳民间组织有200多个。” 金志介绍,通常情况下,在水温15摄氏度以下进行的游泳活动都统称为冬泳。以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开展冬泳活动。“即便如广东这样的南方地区,水温最冷的时候也在10摄氏度左右,照样可以冬泳。” 快乐冬泳 缘何而起 “不游不知道,一游真奇妙”。这句话是很多冬泳爱好者的口头禅,他们形容“冬泳就像喝咖啡,越游越上瘾。” “我辈偏爱惊人趣,数九严寒水中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冬泳者会对这种近乎“自虐”式的运动无比痴迷。 来自湖南衡阳的丁怡说,第一次入水的感受终生难忘:“我觉得自己像是跳进了冰窟窿里,冰冷的水刺激我的脖子和头部,疼痛得像针扎一样。但我坚持游了10多米后,脖子和头部的刺痛有所缓解。游了6分钟后我上岸了,全身发红散着冷气,身体有些发抖。但再过一会儿,身体慢慢有了暖和舒服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没有体验过的,这种奇妙的感觉不参加冬泳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常年冬泳的人,几天没下水就产生沮丧、焦虑等不适感,据说其它一些耐力性运动如长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有这样的现象。 对此,宜春妇幼保健院的副主任医师施云解释,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分泌出一种称之为“内啡肽”的物质,其结构如同吗啡一样,能使人体保持良好情绪和心理平衡,还具有镇痛作用。冬泳更能体现人们克服严寒战胜自我的成就感,冬泳中人体内的内啡肽比进行其他运动释放得更多,因此心里产生的快感就更强烈。 科学冬泳 何时普及 无数冬泳爱好者以亲身经历证明,坚持冬泳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增强心血管和消化器官功能,能够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但是,有些问题我们只看到表象。”年过八旬的马一老先生说,“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坚持冬泳后病情有了很大缓解,但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现在还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课题将很有研究价值,而要做进一步探索就需要动员包括医学界在内的更多的社会力量。” 已有20年冬泳经历的董炎义老先生认为,冬泳是勇敢者的运动,但勇敢不是蛮干和盲目。“有一位中年女士竟然在雾天游泳,结果被一行船撞亡;还有一位女士因为选择了错误的起水点,被趸船的缆绳缠住无法挣脱而窒息。不讲科学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练冬泳讲究循序渐进,并要长期坚持,否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身体。有人认为冬泳能包治百病,这纯属误导。得了病首先是到医院积极治疗,如果有了症状还要硬撑着下水,极可能加重病情。”董老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在泳友中普及科学冬泳的知识,因为他深感“不少泳友不重视也不懂得科学冬泳”。 安全冬泳 如何实现 由于冬泳大都是在江河湖海等公开水域中进行,不少人在运动时受伤,比如被水下的石块等障碍物划伤、脚趾被鱼钩钩住等等;另一些血的教训更为触目惊心。前不久,一位67岁的退休老师,因为泳圈绳被行船螺旋桨碰断而溺亡,类似的惨剧在冬泳活动中时有发生。 “缺少安全的冬泳场所是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金志说,“国内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有大量的露天游泳池,但在冬天,管理者宁可将水放掉,让泳池闲置也不愿为冬泳者开放,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有一些泳池不愿开放是因为担心冬天池水结冰会对游泳池造成损坏。对此,有着10年冬泳经验的乌鲁木齐市体育局副局长刘中介绍了一个办法:“用一台潜水泵连上一个有数个出气口的大管子放在游泳池底,在气流的冲击下,池水就会涌动起来,而波动的水是不会结冰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金志认为,在硬件设施不很理想的现状下,冬泳者就更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互助意识,比如活动时一定要穿上救生带,一定要和队友们结伴而行,不要单兵作战,要尽可能地学习和掌握自救及救助的知识与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各地冬泳组织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安全才是硬道理,没有安全冬泳,快乐冬泳和科学冬泳就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