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军情091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15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鱼象鱼 于 2016-9-15 16:11 编辑


中国未来轰炸机啥最重要?远轰航程需超1万公里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陈虎)中国空军未来轰炸机近日引发网友关注,网友给这种新型轰炸机起了许多简称,有的叫“大轰”,有的叫“隐轰”。而随着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公开讲出远程轰炸机之后,又多了一个名字——“远轰”。
  “远轰”“大轰”“隐轰”这三个不同简称,代表了轰炸机研发的未来趋向。“远轰”“隐轰”“大轰”,到底哪一个才是中国空军最需要的?
  “大轰”,更多的是偏向载弹能力。目前,轰-6K载弹能力有限,其主战武器基本上是采用翼下挂载,机内弹舱实际载弹能力有限,所以军迷网友希望未来的轰炸机应有更大的载弹能力,特别是应具备采用弹舱携载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而携载数量显然也应该超过轰-6K。
  但若把载弹能力和其它性能拿来比较,在满足其它性能的条件下,载弹能力反倒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指标。不过这个“可大可小”,至少是——既不会比轰-6K更小,也不一定追求B-52、B-1那样的载弹量。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把载弹能力排在核心性能的第1位。
  隐轰,强调的是突防。可能有人认为,如果把轰炸机作为巡航导弹平台,轰炸机其实不需要突防。对其它空军来说,这个说法或许成立,但对中国空军来说,则存在问题。
  从地理位置看,如果执行远程作战任务,中国空军飞机首先要穿越第一岛链,这就是一个突防的过程。因为在这个岛链上有不同国家的雷达,各国在这个岛链上部署的空中力量等也可对轰炸机实施有效拦截。也就是说,一出门就面临着突防的任务。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轰炸机会不会把突防要求作为首要考虑呢?突破岛屿链,这样的突防和对敌国国土纵深目标实施突防打击,两者要求实际上不一样。因为岛链上的预警系统和拦截力量,相对而言不是特别密集,它其实对轰炸机突防能力的考验远不像对攻击目标凌空轰炸那么高。
  “远轰”,就是航程的问题。这对中国空军来说,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面对着浩瀚的太平洋,中国潜在的打击目标基本是分布在大洋的纵深,甚至是彼岸,这对轰炸机航程、作战半径要求极高。比如轰-6K,有人分析它的作战半径可达4000公里,航程可达8000公里。按说这个航程和作战半径不算小,但对中国空军来讲远远不够。
  要想打击太平洋纵深的目标,至少需要10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和5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航程是中国未来轰炸机的一个硬指标。
  围绕中国未来轰炸机的猜测和讨论,可能还会延续很长时间。以上仅仅是作为一个爱好者,从个人的角度提出分析和猜测的思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9-15 18:44 | 只看该作者
唯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让中国在世界上有话语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9-16 16: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1 07:15 , Processed in 0.02697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