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学论坛051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1 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代]高适
读书不及经,
饮酒不胜茶。
知君悟此道,
所未搜袈裟。


十年。L【索达吉堪布】时代微纪录——十年回家路

辨别力是关键。这并不是要你完全忽视朋友的忠告。所有的忠告都必须好好加以检视。如果它的结果是有害的,即使是出于善意,那又有何用!有时候敌人可能会给我们最好的忠告,如果那是有帮助的,就接受吧。——大宝法王噶玛巴《就在当下》

我们常常以物质作为布施之物,这难免使人一提到布施就联想到金钱。布施真正的意思是尽己之力,帮助他人,并与人分享自已所有。——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我们修持是需要一直坚持地做,没有时间上的分别,平时不管是走路,站着或睡觉时,都应不忘修持,这样保持着下去,之后就会很自然。一些外国人到底是不清楚呢?还是老师没教他们,有时会抱怨学佛的时间不够。然而,学佛的时间可不需要限制在十点到十一点钟才可以。——大宝法王噶玛巴《遥呼上师祈请文》

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然而无论何种际遇,如果能转为道用,透过它认识生命的本质,就都是一生的财富,得失起伏无不是觉悟的契机。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这不过是事物的平常状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

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做个彻底的普通人,那意指我们接受本来的自己,用不着试着变得更伟大、更纯洁、更有灵性、更见远思深。如果我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那么我们可以加以运用,使之成为我们修行之道的一部分。——秋阳创巴仁波切《自由的迷思》

说一切如母众生的意思并非要你去认每个人为你的母亲,而是对一切事物皆与你有所关连的一种认知。在无量转生当中,众生可能是你的母亲,也可能是你的亲友,但无论是谁,都与你有关连。佛陀曾为此做了一个譬喻说:曾为如母之众生,关爱子女所流泪,汇集泪水计无量,远胜浩翰大海洋。——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贪心重的人,经由不断提醒自己改变,贪心渐渐变小,这就是修行;嗔心重的人,经由不断提醒自己改变,嗔心渐渐变小,这就是修行。——大宝法王噶玛巴《生活中的佛法》

贡唐仁波切【益训】不思修法过二十,想修想修又二十,不行不行十余载,此乃空耗一生传。意思是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根本想不到修法,之后虽然有修法之心,但总是在「想修,想修」之中拖延,不肯实际去做,结果得不到任何佛法上的成就。我们老了之后,除了为后世发发愿外,因为老不中用而什么也做不了。

【愿修慈悲济世间】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界陆续将佛教的正念禅修理论运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不少成果。苏州西园寺也多次举办以“佛教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戒幢论坛,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而与医学界结缘,在西园寺尚属首次。 O网页链接

當我們自己受傷,如果有好朋友來看望,就會覺得是最大的欣慰,親朋好友的關心可以讓自己恢復得更快,在狗狗的世界也是如此,這隻被前主人虐待的狗狗叫山米,而來看望牠的這隻狗狗叫賽門,也曾遭到虐待,當山米在手術的時候,賽門過來看望牠,帶來了支持和希望。

2016.5.10 海濤法師弘法現場直播節錄~這個月是農曆四月份,我們都在慶祝佛陀出世,所以有浴佛節,也慶祝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更加要紀念佛陀八十歲圓滿涅槃,所以這個月每天所做的功德,至少都是一千億倍 L秒拍视频 .

我们是在怎样的状态下造业的?在怎样的状态下遭受果报的?就是在心散乱的状态下。心不散乱的方法就是消业的方法。心安住了,不散乱了,就是消业了。

我们总是能替自己的愤怒找到“正当理由”,但问题不在外面的事物,虽然这也是我们要练习处理的,但是真正的问题来自潜伏于内心的愤怒,只等待一个理由来爆 发。由于我们是佛教徒,所以要找到良好正当的理由来发怒,以使我们感到正义和满足,当然借口总是找得到,而这些借口就会造成轮回——丹津.葩默

当不利的境遇与悲伤来袭,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它们做为提醒,切勿过份专注于试图解决难题,通常它们都无法解决。反而,你应该转而思惟轮回的艰难与过患,来帮助自己克服怠惰。——宗萨钦哲仁波切《不是为了快乐》

所谓的悲心,在你对他人生起悲心之前,你自己先要了解痛苦,先要认知到这个痛苦,先要感受到这个痛苦。当这样子感受的痛苦生起来以后,你就会了解众生在遭受怎样的痛苦,这样的话你就更容易生起悲心。——大宝法王噶玛巴《慈悲》

烦恼是很奇怪的,如果你完全放纵它,丝毫不加以约束的话,那它会变得强大无比而无法控制,但如果你愿意修持佛法予以对治的话,这些烦恼就会变得不实在,一点威力也没有了,所以烦恼有没有威力,完全决定在我们有没有修行。——堪布卡塔仁波切《解脱庄严宝论概说》

为了自己的名声及地位而收集各种佛法知识同样错误。如常言道:“知识越多,傲慢越大;离家越远,诚实越差。”在调伏隐藏于自心的各种烦恼之前,我们怎么能利益别人?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却宣扬自己供给了全村人食物,这只能是一个笑话。——顶果钦哲仁波切

【普降加持之法音】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亲诵《文殊祈请文既心咒》。文殊菩萨智慧之象征,持诵此咒: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愿闻者智慧增长、福德增盛L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亲诵《文殊祈请文》¡查看图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5-11 1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6 17:04 , Processed in 0.05081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