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学论坛050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6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幾分愛,世界就會回你幾分愛。若世界是一堵牆壁,心態則是回音壁。以何樣心態說話,它會以何樣語氣回音。煩惱皆因對外界苛求太多而產生。  種下快樂收穫幸福,種下怨恨收穫痛苦。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提到不皈依外道。首先外道不一定指宗教不同的人。事实上落入极端见解观念的人就是“外道” 如果我们落入极端让家人难以相处,自己就成家人的外道。如果还说是佛弟子就只是文字上宣说,没做到皈依者应该做的事。自己要好好修持谨慎自己的言行如法善修就能利益到自他——大宝法王噶玛巴《贤劫千佛灌顶》

智慧和慈悲是一回事。我相信中文中的“慈悲”这个词一定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不认为英文里的“compassion”是个正确的翻译,藏语把它翻作“博大的心”。当你有智慧,你就有平等,智慧就是平等。当你感觉到所有一切事物的平等性,意味着你没有对自己的执着,这不就是慈悲吗?——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释迦摩尼佛,但有时候最不熟悉的也是他。有很多人修持之后就忘了教主是释迦摩尼佛,口里讲的都是“我的上师”“我的本尊”,却忘了“我的教主”。我们要记得释迦摩尼佛,随时恭敬他、感恩他,尤其释尊是整个佛教法脉的源流,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定要记住。——噶玛巴《普贤行愿品》

今日5月6日,藏历三月三十,为释迦牟尼佛节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十斋日。值此殊胜日请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得闻正法、具正念、自利利他!【释迦牟尼佛心咒】:嗡 牟尼 牟尼 玛哈牟尼耶 梭哈

对所有曾经得到的点点滴滴帮助,都心存感恩。用感恩的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他人曾经给予你的恩惠。如果你能这样做,未来所能获得的帮忙,将源源不绝。——大宝法王噶玛巴《活在当下》

5月6日 (星期五 农历三月三十 六斋日)#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季风书法】责任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宗教如艺术,人在生活中离不开美感。因此,尽管很多人平时不信仰宗教,但是一遇到急难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便是「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可见佛教信仰的重要性。

五身:现前通达诸法无相、自性清净之离戏智慧分即是法身;由法身的妙力中出现无边清净显现分即是报身;不清净所化众生各自信解随机显现分为化身;三身现分毫不混杂分即是现前菩提身;三身无二无别分为不变金刚身。这是我们最终要获得的果位,五身佛哦!

数量并不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是品质,清净的动机、真诚的动机,那很重要。有了真诚的动机、慈悲心,即使你只念诵了一次、两次,都会非常有利益。如果你只是在乎数量,一千、两千,却毫无目的或带着染污的动机,那是没有功德的,毫无利益可言。——桑杰年巴仁波切

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唯一有影响的是我们生前所做的一切。那是真实展现的时刻。活着的时候,如果你敢,你可以骗人。你可以让好的看起来像是坏。你也可以让坏的看起来像是好。可是在死亡的那一刻,那个情况下,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这滴着油的肉,就是无量劫来的某一世中,生养我们的父母的血肉!在那一世中,他们为了养育我们,不顾疲惫,骂名和造作恶业;他们是为了我们才堕到三恶道里面去的。每一块肉里都含着深深的无助、凄惨、和悲愤的呐喊……【请食素】

即便是大乘的菩萨道行者,也必须先由降伏自身开始,而这也是初阶菩萨的主要功课。因为在一开始,我们真的必须先降伏自身,也就是说,虽然对他人慈悲很重要,但在一开始对自己慈悲也同等的重要,因为我们像其他众生一样沉溺于轮回的大海之中,必须由其中解脱出来——大宝法王噶玛巴《爱的六字真言》

对一位修行人,慈悲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但要抉择时,智慧更重要,这时你就要拿出深刻的智慧,帮助自己抉择。当你不观察不分析时,可能以为贪欲也不错嘛,这时就要以正确如法的态度,让慈悲智慧平衡,这很重要。——大宝法王噶玛巴《生活中的佛法》

一切佛法无论是三乘、三藏或三学归纳来讲,整个佛法重点就是降伏我们的心。也就是把闻思修或三乘当成工具。“乘”就是一种责任。对自己负责是小乘,对他人负责是大乘,具备更大承担力时就是密乘。或可说“诸恶莫作”是小乘,“诸善奉行”是大乘,“自净其意”是密乘。——大宝法王噶玛巴《贤劫千佛灌頂...展开全文c

佛性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它是难以言说的,生命本身和它对外境的觉受都来自意识,来自心,因为心的作用的缘故,我们出生且活着。心不是任何人能够形容的具体实物,佛教教导我们探讨心,最后了解它是空性的本质。——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当我们遇到愤怒或固执的人,应该要以更大的谅解来包容。某人看起来越是心胸狭隘或冥顽不化,和他们互动时,我们就越有理由要心胸开阔、温和亲切。我们可以认知到,带着瞋恨和狭隘的观点活着,有多么艰难和痛苦,这会让我们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大宝法王噶玛巴《崇高之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5-6 15:2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幾分愛,世界就會回你幾分愛。若世界是一堵牆壁,心態則是回音壁。以何樣心態說話,它會以何樣語氣回音。煩惱皆因對外界苛求太多而產生。  種下快樂收穫幸福,種下怨恨收穫痛苦。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6 05:06 , Processed in 0.03046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