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学论坛050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的一生本来就会经历很多事,苦乐好坏都会经验到,你的心要打开,去经验一切、包容一切,这样,无论外在如何变化,你的心都不会被动摇、受打扰。——大宝法王噶玛巴《龙树亲友书》

我们应该很小心地避免吝啬,学习打开心房,看见有人需要就做布施。这包括一些小事情,而不只是物质的东西,如一个微笑、一句好话、倾听他人,有时甚至只是陪伴在别人身边,这就是布施。拥有一个慷慨的心,不要总是想着:“我能从这里得到什么好处?——丹津.葩默《心湖上的倒影》

西藏有一个对狭隘之心的比喻:狭隘之心如同酥油,遇热融化,遇冷则冻。我们的心亦如同酥油一般,随外境影响不停起伏,完全无法自主。我们执着外境的心愈是强烈,其反弹力量所带来的烦恼亦愈强大。欲想开展放宽我们的心量,应发慈心、悲心与菩提心。——咏给明就仁波切

这些伟大的上师们能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修行获得巨大的开展与进步,是因为那些从书本上所读到的内容,他们实际去做到了。而我们却不是这样,读到却不去做到,可能做的还与书本里说的正相反,所以我们的修行总是得不到进步。——桑杰年巴仁波切

若是修心修得好的时候,就算我们在念知上并没有具备正知正念,甚至散乱的时候,也不会被烦恼所左右。——大宝法王噶玛巴《修心七要》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生活的目标在追求幸福,怎样才算幸福?家庭美满、富贵长寿等等都是,然而,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


对修行人而言,生病使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众生的痛苦和他们对健康快乐的渴求。生病了亦不要懈怠修行,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观察体会痛苦、无常,修出离心、菩提心,把疾病转变成解脱的契机。O生病了亦不要懈怠修行

不管是上师对你好还是对你不好,不管是今天表扬你了还是批评你了,都要看成是佛度化众生的事业,看成是上师度化自己的一种方便。其实,这也是磨练自己在一切境中不动心的最殊胜的方法。

出离的意思不是要背离人群,它的意思是要你出离对人们的执着与依附,你恰似一朵纯净美丽的莲花,在污臭泥泞的池塘里,这朵莲花的绽开,还增添了污池的美丽。——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你瞭解佛法,你必須像大家都喝醉了,就你一個醒著。為什麼這樣講?這是一種承擔,不退轉。「世間人不理解你,諸佛菩薩瞭解你」你才會得到所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因為——你願意承擔諸佛菩薩的悲心……海涛法师  (无锡墓地火施等上供下施)

请求大家转向自心,去看看自心的情况如何。如果不在心上修,日后会有很多问题产生,例如有些人自以为修持大乘了不起,愈修愈傲慢,甚至允许自己可以为了利益众生而杀生,这很糟糕的。或修密修偏了,傲慢的说为了守护佛教,而说某个人是十恶怨敌而该杀,这也是很糟的!——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痛苦的根源是从我们的内心滋长,而不是外在的。例如当强烈的欲望生起时,我们既不能压制它又不能满足它,感到痛苦;嗔恨心生起时,会导引我们伤害别人,接着他们回过来伤害我们;我们骄傲或嫉妒,这些烦恼也带给我们痛苦;因此痛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外境。——创古仁波切著《成佛的蓝图》

我们不去改变自己的习惯、不去改变自己的本性,总是借口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我的习惯,没有办法改变。”如果这样讲的话,那么你已经完蛋了!这就证明你不去改变,如果你不去改变自己本性,那你怎么成佛呢?佛不可能是这样一位很容易生气,有这么多烦恼的人。——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5-1 16:0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的目标在追求幸福,怎样才算幸福?家庭美满、富贵长寿等等都是,然而,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6 18:42 , Processed in 0.03433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