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12-6 19:02 编辑
0 G/ H, x1 Q w. L8 R4 q+ y0 w3 Z! J0 q5 i$ C9 D
退休后 他成了泳场负责人 ) {4 }8 R, l# H0 b' r7 X3 s$ D; ?
2015-12-06 09:23 来源:成都商报
7 s- u1 k# i& v& K! s9 {. p. t1 p+ d: R. z: E$ M4 Y3 M: o
" c) ~! K% j7 k7 W1 O
' C- v: k1 x8 e' s: v6 b! e
黑哥:退休后,他成了泳场负责人 5 W7 j1 u9 T( M0 s y% s
55岁,冬泳泳龄38年。
m3 h- ^' Z) J2 q: K! p- @2 [# _; l
“黑哥”邱少华在成都冬泳圈里算半个名人了。今年55岁的他,17岁就开始游冬泳,一晃38年过去了,他也从别人嘴里的“黑娃儿”变成了“黑哥”。
- I* B3 E; D0 f$ [- C! o
& Z% F" t: z i4 p- r “黑哥”是老成都人。17岁那年,还在成都十四中念高三的他,因为酷爱游泳,最喜欢放学后跑到猛追湾游上一阵。不知不觉,他从夏天游到了秋天,又在周围人的鼓动下,坚持游到了冬天。这么多年过去了,“黑哥”也从一个冬泳门外汉游成了今天持证上岗的游泳教练。; R: t$ }$ @8 N" f7 d' ~% F
- m) j7 V1 h9 s4 c “黑哥”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他刚上猛追湾游冬泳那会,游泳是不收费的。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视游冬泳为强身健体的运动,锻炼的热情很高。那时候,成都东边的几个大厂里,爱游冬泳的人不少。“106厂、67、82信箱、川棉厂、420厂、刃具厂……大家都在猛追湾游泳,一来二往,认识了很多人。”寒冬腊月天,从泳池里出来,还能免费领到一杯红糖姜水喝。“这种待遇,现在只在冬泳比赛时还能享受到。”' Z5 D3 c0 \5 f Y9 W
. L; @3 ~" r# B% C' [- w; O “黑哥”说,最开始喜欢游泳,是因为这项运动最“撇托”,“不用找搭子,一个人就能锻炼身体。”后来,“黑哥”毕业参加工作,游冬泳的习惯仍被保持下来,夏天,他能一口气游上1300米,天气转冷后,就视自己的状态和水温,游300至600米不等。
* Q$ ?6 u5 e3 L0 R/ Z8 Y5 f8 h2 P: W2 v% W+ q# j
“黑哥”参加过许多冬泳比赛。他曾在崇州(微博)文井江畔畅游,也曾和800多名冬泳爱好者一起,背着“跟屁虫”(背漂)横渡大渡河。1998年,“黑哥”家楼下的长江游泳场竣工,这下他再也不用天天往猛追湾跑了,一年四季都在泳池里泡着,后来还干脆自己考了游泳教练证,“驻场”教起了学生。“黑哥”说,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冬泳的队伍,“锤炼体魄和意志。”
4 | {, @ E+ e( r7 I6 L4 W
% s& \) B# b* B; _0 ~, R4 D 本周成都气温骤降,“黑哥”却不以为然,“今年算暖冬了。”“黑哥”判断暖冬的依据,更多是通过身体感受水温得来的,冬泳多年的他,清楚地记得成都哪一年的冬天难熬。8 D4 E2 {; z2 Q; M# m P- M% Z! K
+ w$ b, ~$ M7 f- H# p* o# M' @ “81、2年的时候,猛追湾游泳池的台子边上,有一层细细的冰碴子,人打光脚站在上面,要打滑。地震那年(2008年),成都冬天也特别冷,水温只有5℃。”“黑哥”说,去年这个时候,泳池里的水温是12℃,今年到现在还有15℃,“不算冷”。1 Q; k* W7 |' g5 G6 r
3 K% U: k; j/ k5 [; T 把每一年的水温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水温决定了冬泳者的下水时长,冬泳有条规律,通常水温几度就下水几分钟。比如水温是10℃,下水10分钟都算安全。
/ Z8 `. D2 d, }0 @* m% A! G6 m0 p5 W
“冬泳,是对意志力和身体的双重考验。”黑哥说,现在的他一天不下水反而不舒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咋个戒得掉嘛?冬泳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 f* }4 g c' n) u) M/ N& }: q! m: {! f( L ` k8 ^: `0 x) i- U) o8 S
1 P9 v4 L9 Q+ ?- ?, f
& }5 B/ y" |7 a: S) E6 h. ?7 v) c; M8 B+ f
+ d/ J3 g' G#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