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兴安岭的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4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团战友 于 2015-11-14 12:14 编辑

大兴安岭的树

    我觉得,森林是凭借山势生成,你看东北和西南中国第一第二两大林区都是山区,还没有听说平原生出茂密的森林来,平原只能生成草原。
    但是也有例外,1998年我去海拉尔,游览了当地的原始森林,叫它“原始森林”也许它就是地貌变迁留下的遗迹。看过如此的“原始森林”我真不敢恭维,使我更坚定了平原没有森林的信念。云南玉龙雪山也有所谓“原始森林”,那是海拔两千米的半山腰是雪山滋养的一道奇观,只是规模小了一点。还没有听说常年冰雪覆盖的雪山上生有原始森林的事。
    所以,有森林一定会有山,但有山未必就有森林。没有树的石头山、冰封的雪山这些山都没有原始森林的生长环境。
    大兴安岭的森林是中国最大最茂密的森林。那里的树主要是落叶松、樟脂松、白桦树,和少量的柞树、榛树。
    构成大兴安岭山体的是黄土、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大的有巴掌大,小的如鹅卵,土和石头上覆盖几十公分的腐殖质、草皮子。植物连成一片。就是碎石头上的腐殖质也长有参天大树。三十公分粗的大树,爬上去,双手抓住虎口粗细的树梢,两腿分开,人会像跳伞一样下降,双脚着地后,一两个人用力一拉树梢,大树连根拔起。孔雀开屏般的根系,屏风一样立在地面,原来树根的下面会有几米大小的坑,坑里都是石头。我们就用这些石头垫路基,那天十三公里处的大会战,我和海波两个人拽到了好几颗碗口粗细的树。说几十米的树一两个人就可以搬到,要不是亲眼所见,人们都不会相信。原来石头上面的腐殖质成了树的培养基,根据这种现实状况,大树一定也能够进行无土栽培。
    还有一种情况,在两个山衔接的地带,会有方圆几百米成片的“站干”—站着死的树。我们常把“站干”放倒,运回当烧柴。一种说法;是雷劈死的,管这种地方叫雷击区;我的说法是上游山体变化,雪水改道,树是枯死的。现在也没人为此较那个真儿。
    还有就是知了,天越热,它叫得越欢。山上一片寂静,只有知了叫个不停,一片干热笼罩着你,这热就是你知了的事。
    好玩的还是那些树。我们刚到大兴安岭,搭设完帐篷,忽然觉得这里的树没人管,随你便放,我们捡了一棵又高又粗的樟脂松,放了起来……
    由于诸多的不懂,用了一个小时才把树锯透,可是树“坐殿”了,大家把衣服抛向天空,树还是不倒。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只好分散撤离,大森林没有人烟,隐患无须守候。
    在山上住帐篷,夜里万籁俱寂,只能听见火炉的隆隆声和“吱吱”的烧开水声,也有满身疲惫的年轻战友熟睡的鼾声。
    忽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大家惊醒后判断:我们放的树倒了。
    这棵树“躺”在地上足有二三十米长。此后,空闲时候大家坐在这棵树上侃大山,它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公路修成,队伍下山。
    白桦树很美。大块的树皮剥下来,可以做书包,也可以铺床,小快的能当鞋垫防潮。连队卫生员曲振琴就用白桦树的树皮做一个书包,书包盖儿上缀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挂在帐篷的“墙上”非常耀眼,折射出心灵手巧的女主人一颗纯洁无暇的心。
    到了我们九三,它属于大兴安岭的南麓,从树的种类就可以看出它与大兴安岭的一脉相承。

     46团七连六连的战友都到过山上进过树林子。跟大森林比着不敢叫森林了,只能叫它林子。
     林子里主要是柞木、黒桦、少量的白桦,榛材棵子、王八柳。与大兴安岭相比就是苗圃或盆景。
    好歹也是林子。常听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林子不大鸟类也就不全。这里最常听到的就是“布谷、布谷”叫着的杜鹃。叫得让人好不心烦,老“布(不)谷、布(不)谷”的,还让人种地吗?那年郭正仪等几位上海知青探亲归来,从火车站徒步60里回连队,从七连开始抄近路,穿过七里多茂密的树林子,手里那根打狼的棍子,半夜才赶到六连。那个年代,运气好的话白天能够搭上运货的拖拉机,否则无论远近,只能依靠两条腿。
    几十年过去了,林子快砍光了,林场也转行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大兴安岭的森林经过大火的洗礼,也得到了新生。
    1971年团部新办公室启用,我们在房子两侧栽下不少落叶松和柏树,38年过去,虽然长得不算快,但那鳞状树皮紧裹着的树干仍然挺拔如初。
    现在在城市里见到满山遍野盛产于大兴安岭的蓝莓(嘟斯),会自豪地滔滔不绝;遇到千里迢迢来自大兴安岭古镇塔河的韶华灼灼的大学生,更一见如故而自觉多情;几十年过去了,想起大兴安岭筑路的日子,有时夜里还会失眠。
    说不定哪一年我会回大兴安岭找找当年的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11威望 +42 收起 理由
王者 + 3 很给力!
海河 + 5 赞一个!
快乐双飞燕 + 3 岁月的沉淀,生活的积累,丰富的人生,赞!.
冰雪绢花 + 5 赞一个!
赵书记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1-19 09:5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有思想。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18 21: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史的一个阶段,当时有80%的家庭都赶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1-14 21:52 | 只看该作者
一代知青岁月,牵挂着千家万户,艰难的工作环境练就了钢筋铁骨,为人生注入了丰富的内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14 16:51 | 只看该作者

  树的变迁与自然的环境变化离不开,人则不可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过来的人有一种怀旧的思念,年轻人则以为是天方夜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冰团战友 + 5 人家说是童话。
天津老知青 + 3 此言极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14 16:54 | 只看该作者
    时时盼望有弄墨者的杰作,本人非常欣赏网友们的往事回忆和感情抒发,您的情怀就是我们的感受,“战友”当年的激情在迸发,文中表述了苦涩的回忆和对第二故乡美好的期盼,儒雅不失才华,文风生动,可读性强,欣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海河 + 5 赞一个!
冰团战友 + 5 多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14 14:46 | 只看该作者
走上那高高的兴安岭哟,,

点评

知音难求。  发表于 2015-11-14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14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忆当年想起了很多,都是难以忘怀的,欣赏王伯伯的大作,真好。

点评

评分超限,环湖走的带头人。  发表于 2015-11-14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15 06:03 , Processed in 0.07624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