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中秋的酒中还有万古月光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物质丰富,通讯便捷。但于丹提出,对于家庭来说,最大的“第三者”就是手机,“当一个高端智能的移动终端深度植入我们的生活后,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呢?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在中秋想一想的,触动也许会更大”。 “总有人觉得,中秋节能够在家休息,看看晚会刷刷朋友圈便叫做过节。”于丹并不这么认为。她以自己为例,表示“心里始终有一种对手工时代的眷恋”,“在匆忙的工业化复制出的生活流程中,也就只有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留下了我们的仪式感。就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意味,就是大家的团聚还在”。 “月亮始终带着一种千古的哲思陪伴人们,比如曾经被贬官的李白、张孝祥等人。他们在诗中与明月对话,那种感受是十分美丽的。”于丹形象地比喻道,现在我们的杯中不缺酒了,可是缺月光,“人类文明的美好时代,应该是既信任科学又信任诗意的时代。艺术与科学也是任何一个孩子在童蒙教育中必须植入的种子。” 于丹认为,对于家庭来说,“一年中,总要有几个特别的日子,是现实感要大于虚拟的手机、电脑空间的。在古人的生活中,人与自然是有一种恒定的信任的,在团圆哪怕失意的时候是有月光相伴的”。 “从这个角度说,我希望,今年的中秋节,能有更多的人在现实中聊聊家常、听听孩子念诗,让我们的酒中还有万古月光,与李白这样的诗人们一起过一过万古同此一刻的真实中秋节,这就是我的祝福了。”于丹真诚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