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谐并不是很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9 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11月1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文说,对于中国人而言,通过关怀、体恤、恻隐,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共识,这才是一份促进和谐的凝聚力。原文摘录如下:

  每年进入冬天,在北京看中国社会的“和谐”,别有感触。

  10年前,还是国营企业仍为数不少的时代,那时社会上许多“反差”现象虽已逐渐浮显,但说起来其落差在相对上仍不算太大。那时候,觉得人还比较踏实,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通融随和,笔者甚至感到北京处处充满人情味。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src="/fileftp/2007/11/2007-11-15/U76P4T47D7772F971DT20071115084636.swf"
width="350" height="250" scale="exactfit">

  一个时代过去了,社会发展更上轨道了,也有更多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但今天的和谐落差,却似乎比前个时代更为明显。

  这里头,或许不光是人们惯常投诉的“一个社会在制度或系统上是否已作出针对性改善”的问题。笔者也认为,社会毕竟是人群相处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终还得绕回到“人”的身上来。

  若把社会上种种秩序与管理的改善,比喻为和谐的操作各项主件,那么要推动或滑润这些主件,真正力量,仍在于人。

  弱势群体也会思考生活意义

  入冬时节,笔者让小时工上门做清洁,几位由外地穷乡来京打工的阿姨,因为熟悉才最终透露了她们的待遇,冬天里她们住的仍是阴湿寒冷的地下室,工资每月700人民币,星期天也上班。

  我告诉她们,小区内数百户人家每年缴数千元物业费,怎么她们就为“要有一份工”而愿意接受物业公司这种待遇,当然她们的答案就只能是“无奈”两字。

  政府当局并非没设立劳动条例。条例是有的,但条例前面还有“人”,“人”才是问题。

  小超市那来自甘肃的送货小伟,16岁正是好学龄,入冬来送货却没见他身上有过件能真正保暖的衣物,每月就拿300元,长期睡在不通风也没暖气的储物室,每天14小时工作。

  这里且不提少年劳动条例,就提人情,16岁的他如此面对炎凉世态,再过10年他压抑出来的心态,或许就是留给社会的问题。

  中国近年极力关注弱势群体问题,也在各层各面为这些弱势人群制定多项保障,问题是有多少“保障”在经过不同“人”之后还落到他们身上?

  诚然,“苦难并不必然圣洁,就像富裕并不总伴随着值得仇恨的罪恶”,但弱势群体终归也是人,他们也会思考生活意义,也会对种种不公有个看法。

  他们当然也会认真去想:究竟我的存在,在社会上是“选择”?还是“没有选择”?或是“被选择”?一种属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及一种属于社会与人之间相处的价值评断就会产生。

  那么大的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作这样的想法,那么中国的真正和谐就同样有多少程度的迫切。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共识

  人的素质,是社会和谐最关键的基本。社会上种种秩序与管理的改善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才是润物无声促成和谐的雨露。通过关怀、体恤、恻隐,能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共识,这才是一份促进和谐的凝聚力。

  诚然,国家幅员辽阔,加上市场经济型社会,在各司其职及各得其所的另面,社会待遇上拥有一定强弱分工是无可避免的,唯有世态人情,能够平衡这点差异。

  容我打个纯理论比方:即使种种制度都让我感到不够幸福,但假如这仍是个充满温情的人世,那我心里至少未感绝望。

  社会讲规矩,但世态讲炎凉。世态里的“态”,指的就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价值观,也可以说,就是这个社会的“温情”指数。

  如何达标,那就要看这社会如何促进“人情文化”的工夫与智慧了。这点人文条件,需要社会上无论强弱各势在各层各面真诚接触,只有在多次交流、理解、磨合之中,才能达致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坦然心态,那样才能建立“仁”与“礼”的共识,才能取得较好的平衡。

  人心肉做,看这四字要懂得“攻其肉”,因为肉是软的。长期且广泛的软性渗透教育,再配合社会上种种实践,成效会更为理想。

  记得那天,寒流来袭,笔者与朋友到对面熟悉酒家晚饭,寒风嗖嗖中,见门口招呼客人那几位外地来打工的女招待身上都加上同个样式的优质风衣,我就笑说“你们老板对你们真不错”,几个姑娘登时情真意切地笑开了嘴,一个还竖起拇指说,“他是没得说了,工钱少点无所谓,就要做得开心。”

  其实要和谐,道理很显见,也并非那么难。(吴韦材)

2#
发表于 2007-11-19 09:3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国人而言,通过关怀、体恤、恻隐,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共识,这才是一份促进和谐的凝聚力。

中国人就需要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发表于 2007-11-19 09:08 | 只看该作者
要做到和谐,须大家共同弄努力!
4#
发表于 2007-11-19 11:11 | 只看该作者
寒江搏浪所言不差。
5#
发表于 2007-11-19 13:58 | 只看该作者
要做到和谐,须大家共同弄努力!
6#
发表于 2007-11-19 19:50 | 只看该作者
人的素质,是社会和谐最关键的基本 ,但对于外地务工人员,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怎么提高他们的素质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8 19:51 , Processed in 0.0391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