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7|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什么事情最积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8-6 04:26 编辑

《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行善的人家就一定会有好事等着呢。那做什么事最积德呢?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都想得福报,儿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长寿,怕凶事横祸降临自己的身上和家中。但是要想得到福报,无灾无难,就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我们来看看做些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得到福报,福及子孙。

一是 孝


百善孝为先,孝的意义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道家认为孝道应该是出于自然的一种行为,但是人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能为所欲为的动物,所以道家强调人要回归一种“孝道”的本性,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是本应该做的事。

道教将自然称之为:“天道喜善憎恶”,而“孝”无疑是“善之善”“大善”。人若尽孝,上天将“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使其长为“种民”,善行泽及子孙。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说:“忠孝为诸戒之首,百行之源,学者之先务也。”《抱朴子·对俗》又说:“欲求仙者,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单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百善孝为先(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 收起 理由
夏橙 + 6 赞一个!
五彩池 + 2 赞一个!
精灵企鹅 + 3 赞一个!
我心向佛 + 2 赞一个!
wan老兵新传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8-6 07:36 | 只看该作者
积点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二是 救人性命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话一点不假。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话更道出了救人性命会积下大阴德,从而得到上天眷护善人得福报的真机。

道教救人性命为上功:《度人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是贵生的宗教,在其济世度人的宗旨中,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葛洪也说过,道门以救人活命为上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人命最贵,重於千金,一方药济人病痛,功德过於千金。(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所以他将编纂的药书称为「千金要方」。正由於这样,道门中人,往往精研医道,擅长药物学(本草学),经常义务为人治病,或只受极低廉的酬金。现代社会,不少道观尚保留著设立诊所、医院,或者道长研究医技为人治病的优良传统。




救人一命(资料图 图源网络)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出水芙蓉。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三是 兴建大利

协助建设公共设施,譬如开渠导水,修筑堤防,修建桥梁、救济贫困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算兴建大利。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会说修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只因修桥能度千万人,铺路者能利万千人。所以,我们现在在各处集资修路修桥的地方都很容易看到镌刻着出资人名字的功德碑。在大理州剑川县有座与金沙江上铁链桥同名的风雨桥金龙桥,桥亭上也有一副楹联:崇善怀德寸心昭日月,修桥铺路阴骘积儿孙。由此可见一斑。




修桥铺路是功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四是 戒杀放生

道教在“慈心于物”方面,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性的,就像对待人那样对待动植物。《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说:“子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彼。口腹乐甘肥,杀戮充饮食。能怀恻隐心,想念彼惊惧。故当不忍食,以证慈悲行。”认为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脱离死亡,重新获得生机,还其自由,让它们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这包括以五谷饲养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饲养、安抚、净化、植善根于其灵性之中。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五是 供养

狭义的供养系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但心行的供养是使物的供养真正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

道教斋醮法坛的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香闻达十方无极世界,灵通三界,是通真达灵的信物,道经中多有记载。道教斋醮用香非常讲究,道门香一定要是天然香料,清净至要。醮坛焚降真香,詹唐香,白茅香,沉香,青木香等。佛家讲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焚香上供(资料图 图源网络)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六是 助印经书善书

经典经书善书诞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作者都是成道级别的大真人、大祖师。善书、经书是赐予大智慧的,是宣扬大道之理的载体。经书善书在手,沐浴真人智慧之光,胜读千经万典。

助印经书善书可以结下善缘、道缘,可以得到十天善神的拥护,而邪祟不敢侵扰真善人。助印流通者获福、消罪 解厄,福禄绵长,利益自己及子孙;助印、流通经书逢凶化吉、坎坷渐消,所做如意;助印、流通者家庭和睦,子孙聪慧,受人尊重,祥光笼罩;助印、流通可增长智慧,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命运亨通;助印流通能为三界众生,种植善德 、道缘,获无量功德;助印、流通、读诵者不堕三恶道,获人天福报。




助印经书善书有功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4:26 | 只看该作者

七是 行善劝善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教著名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都是道教劝人向善的书籍。




劝善石(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劝善书的伦理思想,当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公德。《云笈七签》卷三十八《太霄琅书经十善十恶》称:“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穷困”。“道”生养万物,行善亦是修道。

老子劝导世人向善,最能扣人心扉的名言即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在他们心中种下行善行的种子,就会得到更多的善行,可谓功德一件。

持续做好事,做善事,累积善行,结善缘,积善行德功德无量!


点评

要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发表于 2015-8-6 10:5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我心向佛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6 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6 05:55 | 只看该作者
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8-6 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8-6 0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8-6 07:5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8-6 08:32 | 只看该作者
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
百善孝为先。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8-6 09:02 | 只看该作者
遵纪守法,奉献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8-6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8-6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8-6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8-6 10:40 | 只看该作者
百善孝为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8-6 10:49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8-6 04:26
七是 行善劝善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教著名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 ...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百善孝当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7 05:09 , Processed in 0.1911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