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停满了汽车,人行道很多地方也被乱停车占道,上下班骑车简直险象环生,希望规划部门拿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昨日,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回应公众建言,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自行车道被占”问题,实地探访西城区月坛北街、南礼士路等多个路段。据了解,今年本市将在西城区率先试点,对29个路段进行机非隔离示范工程建设,届时将清退539个路侧停车位,归还给自行车使用。 现场 西城金融大街取消路侧停车位 同是位于西城区西二环外的两条道路,南礼士路和金融大街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出行情况,却有着天壤之别。南礼士路的北段长约500多米,路侧塞满了违章停车的车辆。 与南礼士路的情况相似,众多金融企业、大公司聚集的金融街,过去也曾是机动车占道的“重灾之地”,街道通行拥堵不堪,但在昨天的现场探访中,金融街却不再如此混乱,自行车道几乎已无占道停车车辆。而这一变化,归功于西城区的“新动作”。 据介绍,金融街今年进行了自行车出行示范工程的建设,按照非机动车道小于6米的道路,不再设路侧停车位的规定,取消了部分路段的路侧停车位。另外,在重点路段加装了非机动车道监控设施,以加大对违章停车的抓拍。 在金融街上可以看到,多个非机动车道起止路段,都新安上了柔性阻车桩,以防止机动车进入。此外,道路两侧还加装了0.7米高的护栏,以分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在非机动车进出口,还有多块显著的喷涂彩色防滑路面,为自行车提供指示的导行。 核心 西城今年清退539个路侧停车位 市民马骏的建言,今年将在西城部分区域率先实现。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将启动自行车出行示范工程建设,选取了西城区作为试点,将对西城区白云观街北里、复兴门外大街、复兴门内大街、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三里河路等29条道路,实施自行车道改造工程,小于6米并存在路侧停车位的非机动车道,将全部取消路侧停车位,并加装24个高清摄像头,加大对违章停车的抓拍力度。 这一动作也意味着,西城区29条道路的部分自行车道归还给骑行者。据西城区市政市容委王冰科长介绍,西城区今年计划取消539个路侧停车位,目前29条道路的改造工程仍在进行中,金融大街、百万庄大街均已完工,目前未开工的道路共有7条,全部工程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 除了取消小于6米自行车道的路侧停车位之外,西城区对于29条道路的改造工程还包括,在这些道路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铺设自行车彩色防滑路面,实施自行车道后绕公交车站改造,非机动车道进出口还将安装柔性阻车桩,以明确路权,禁止机动车进入。虽然取消部分路段的路侧停车位,但西城区非机动车道达到6米以上的,仍将保留路侧停车位。 本市路侧停车位将逐步减少 取消路侧停车位,原本紧张的停车问题怎么解决?“这些路侧停车位所占用的车道,原本按规划就是给自行车用的,以前是为了缓解停车难,能设路侧停车位的都设,现在理念在转变,为了保证自行车道的通畅,就得牺牲停车人的车位,现在提倡的就是绿色出行,也是希望大家多多使用绿色交通工具。”西城区市政市容委王冰科长表示,西城区在取消部分路侧停车位的同时,也将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和车辆的建设,提高出行的便捷度。 据了解,西城区几年来的路侧停车位一直呈现递增趋势,截至目前已有11380个路侧停车位,而此次清退的539个路侧停车位,是首次对路侧停车位进行区域性的削减,“今年是试点,先在西城10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试点结束后还会进行效果评估,再进行推广”。 本市停车位缺口巨大,近两年来停车位的数量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去年第三季度的一份数据显示,本市三个月内的备案停车位就增长了7万个,但是城六区的占道停车位数量,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与居住区和单位几百、几千的增加量不同,除了朝阳区增加了200多个占道停车位外,东城、海淀和丰台的增加量都是零,而西城和石景山则是负数。 “交通疏堵,是要增加停车位,但是应该增加的是停车场的车位,比如增加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而不是更多地占用道路空间,这些空间还是要还给行人。”王冰表示。 据市发改委基础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西城区示范工程结束后,本市将总结试点经验,还将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系统建设,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结合微循环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等工作,以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