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C, r" I* |5 i: H4 r: u 天气热,人体的自然反应就是出汗散热,然而许多消暑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有时不但消不了暑,反而会让人因无法散热而中暑,甚至影响血液循环。台湾《康健》杂志刊文,总结了几种错误的消暑法。& M% g$ {3 X" o( Q3 \
' V( U" K/ R* Z+ d 1.冰水代替白开水。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写道,要治疗伤暑(中暑),第一步就是“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因为热水含有能量,会让毛孔打开来排汗,解除热气闷在身体里的状况;而冰水则有“阻挡”作用,不利气血循环。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医疗部主治医师黄裕昌说,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或喝乌梅汁生津,以及绿豆、薏仁,有助消暑,并尽量吃时令蔬果摄取水分与营养,例如西瓜。至于性寒的凉茶,只能在天气热、大量流汗时喝一些,不宜常喝,否则肠胃负担太大,进而导致腹泻。
! E" J1 U, k1 L( R: c2 E2 S- `, n) ~, a% R/ Y# x/ v: i& t
2.大热天爱打赤膊。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觉得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等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 D0 j: `" Q" t1 t0 ^( R; L2 E1 ?. f; O1 T* c1 G0 T
3.流汗后冲冷水澡。身体发热冒汗的时候直接冲冷水,寒气会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有人因此生病发高烧,或是心脏无法承受。应该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孔稍微收缩之后,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拍在身上,直到身体适应水温后才开始冲澡。
# Z5 [/ N9 K7 ~7 @& o. F* x5 \, u7 a- Q9 R- {4 N R
4.睡在地上更凉快。接近地面的地方会有寒气、湿气,且在凌晨时最强,然而,这时人的体温却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如果已经中暑,就更不该睡在地上,因为毛孔受寒会收缩、汗排不出,中暑症状会更严重。此外,地面会堆积灰尘,床铺最好距离地板至少30公分,避免受到地板寒气、湿气侵袭,也防止呼吸系统被地上的灰尘影响。如果觉得热,可以在床上铺凉席。空调只要开1小时就好,免得加剧过敏;电扇不要直吹,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也会比较凉爽。% U3 [( F N7 i
1 f4 ]- l; j- n4 Q% o
(来源:生命时报)
7 }5 Y$ t3 Z+ f8 b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