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寻个原谅别人的理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2 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忍是心上一把刀。人在盛怒之下,能以理服人是一种本事,能以理服己则是一种涵养。读《三国演义》,发现曹操总在宽容与小肚鸡肠间转换。有时对背叛、冒犯他的人,他不计较;有时为一件小事,他却要杀人。仔细想来,这没啥奇怪。但凡寻到原谅人的理由,以理服己,他就现出宽容;没寻到原谅人的理由,摆不平自己,他就露出小气。

    官渡大捷后,曹操清点战利品,清出一沓沓部属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命人将书信全部烧毁,不予追究。他说,袁绍强大之时,连他都自身难保,何况大家。

    张邈抓走毕谌母亲,胁迫他背叛曹操。后来,曹操擒住毕谌,不仅没有杀他,还让他做了宣传孝道的鲁相。曹操赞同孔子“移孝于忠”的说法。他认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忠于朋友,也一定会效忠上司。

    心情还算平静时,有世之常理可依,寻个原谅人的理由,似乎不难。盛怒之下,极其难堪之时,找个原谅人的理由,还得有非常胸襟和视野。

    曹操兵伐徐州,吕布袭其后院兖州,留守僚属纷纷投降,曹操断言自己推荐选拔的魏种不会叛变。话音刚落,他就接到魏种弃他而去的消息。曹操怒气填胸,发誓要收拾魏种。可是,抓住魏种后,曹操又让他官复原职。曹操接纳这位首鼠两端的故交,理由是“唯其才也”。“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为袁绍征讨曹操写檄文,大骂曹操祖宗八代。被曹操抓住后,他还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赦免了他,也是怜其才。

    为何“才”能成为曹操原谅人的理由?曹操认为,自己是胸怀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只有“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才能无往不胜,因此,大才小错,情有可原。

    在别人给自己难堪时,于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下,曹操都能找到理由原谅别人,行之有据,宽容之心真诚,容人之举理性。也许,这就是曹魏集团人气旺盛的原因之一。

    然而,曹操并非总能在恼怒时,寻到原谅人的理由,他杀孔融、逐张松等就是例证。

    恼怒时,寻个原谅人的理由难。但人与人交往总会有矛盾,常寻容人之理,常做“扩胸运动”,容人之量就能扩大,也就拓宽了交友道路。

2#
发表于 2007-11-13 16:5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好好学习一下,肚量大很多。
3#
发表于 2007-11-12 20:52 | 只看该作者
常做“扩胸运动”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20:01 | 只看该作者
常做“扩胸运动”,容人之量就能扩大,也就拓宽了交友道路
5#
发表于 2007-11-13 00: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唐装水手[/B] 发表: 常做“扩胸运动”,容人之量就能扩大,也就拓宽了交友道路
6#
发表于 2007-11-13 09:2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B]兔宝宝[/B] 发表: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忠于朋友。

反之,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交朋友呢?


言之有理!

7#
发表于 2007-11-13 08: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忠于朋友。

反之,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交朋友呢?



[此帖子已被 兔宝宝 在 2007-11-13 8:03:40 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7-11-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碧浪鲨[/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兔宝宝[/B] 发表: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忠于朋友。

反之,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交朋友呢?


言之有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3 16:40 , Processed in 0.0402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