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克明 于 2015-7-13 16:03 编辑
安倍:参不参加“9·3”阅兵既棘手又尴尬 姚克明 汇编 据环球时报13日报道,“邀请已发出,安倍会来吗?”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日前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中国在那场战争中付出数千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才赢得了胜利。对于当年的侵略国,中国前所未有地对日本现任领导人发出邀请,这被普遍认为体现出中国希望中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大度胸怀。 而安倍到底能不能在9月3日这个“十分敏感”的日子访华,这将在接下来近两个月时间里成为日本政界的“棘手”问题。日本媒体立即放出安倍考虑9月3日之前或之后访华的试探“风球”,试图避开这一敏感日期。 日本媒体放风说,“9·3”阅兵安倍不会参加,但在这前后可能来华。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11日透露,首相安倍晋三开始考虑9月初访问中国。鉴于中方已经发出邀请,安倍考虑访华,并打算将日程安排在纪念活动的前后。 报道还称,安倍会参考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做法。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但于随后前往莫斯科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了会谈。报道称,为了全面修复日中两国关系,安倍还希望与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不过由于两国间还存在着战后70周年安倍首相谈话、中方的对日态度及海洋活动等悬而未决的问题,两国政府拟展开协调以判断会谈能否实现。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昨日报道称,安倍考虑9月访华,但可能会避开9月3日。对于中方的邀请,《朝日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安倍已经对身边的人说过“既然中方已经邀请,就不想逃避”类似的话,表现出访华的意欲。但如果安倍选择在9月3日访华并出席抗战纪念活动,可能会引发日本国内的不满,因此,如果访华,安倍可能会避开9月3日这一天,选择之前或之后。 安倍身边人士对《朝日新闻》称,这次考虑访华,也是参照不久前德国处理类似问题的外交模式。今年5月,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德国总理默克尔未出席9日举行的阅兵等纪念活动,而是选择在一天之后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举行首脑会谈。 日本新闻网则引述消息称,安倍首相已经考虑去中国访问的计划,并寻求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以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的改善。但是由于面临着国会通过安保法案的问题的影驰,最终能否成行?目前还有一定的变数。 即便如此,日本右翼还是不依不饶。环球网报道,德国全球新闻网12日称,这是“一个微妙的邀请”。北京主动邀请日本首相参加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仪式,给安倍留下一个棘手的难题。显然,安倍希望访华,但在这一特别日期访华却是微妙的。这等于直面承认日本的侵略历史,因此肯定会受到国内右翼势力的阻挠。 “德国之声”12日称,在抗日战争结束70年后,中日关系仍笼罩在历史阴影下。中方一直指责日方未能对其侵略历史忏悔、赎罪。10日,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俄乌法峰会上正式确认参加北京9月初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俄罗斯与蒙古国已经确认将派出方队,参加阅兵式活动。 英国广播电台(BBC)称,对中国邀请他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仪式,由于国内右翼势力的反对,日本首相安倍准备模仿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5月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的阅兵式,而于次日访俄的先例。 但德国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模仿默克尔”并不成立,日本和德国对待历史问题上本质的区别是,德国此前并不缺少对历史的反省,德国领导人也曾数次参加过当年被侵略国家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活动,而日本历任领导人几乎从未参加过其他国家举行的二战纪念活动,安倍政府上台以来更是不愿对历史观进行反省和道歉。因此安倍此举只是想把访华变为自己的外交秀,缺乏诚意。 而中国媒体的态度,则非常明朗。环球时报今天的社评指出,中国这次阅兵邀请了与二战有关的很多国家领导人,如果单独漏掉安倍,不邀请他,是中方的“小气”。中方邀请了,安倍如何反应,是日本的气量问题。 安倍没有公开拒绝邀请,但试探抛出9月3日前后“访华”的方案,这是一种很“外交”的回应,像是又把球踢回了中方。 如果安倍9月3日出席天安门阅兵式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他在这个日子前后访问中国的可能性不会更大。这显然不是个简单的日子变动。如果这件事不了了之,安倍既不来出席阅兵式,也未实现9月初访华,北京和东京的表态大概会是低调的,双方应不致为此公开争吵,而会淡化这当中的分歧和曲折。 今年中国第一次搞抗战暨反法西斯胜利大型阅兵活动,它将吸引世界回望二战中东方战场和中国军民所做的贡献,调整人们认识、纪念那场战争的格局。受邀国家领导人来不来出席,由多重因素促成,那些因素一直环绕着中国,它们不会影响中国人民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兴致。 如果中日领导人一起出现在“9·3”阅兵式上,将是中日和解的重要信号。如果这一幕出现不了,证明两国关系的改善情况,尤其是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反思程度还支持不了这样的信号。这个遗憾是中日双方的,而非中国单方面的,顺其自然应是我们面对这一变数的基本态度。 2015-7-13 1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