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6-12 07:01 编辑 $ D- i; j% Z6 R8 `
- I% D2 x3 J4 O 彩陶文化:聆听远古先民的呼唤——访兰州彩陶馆4 B9 B: e; e% {6 ?2 s1 u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陕西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s4 ]: r8 x$ \( H( i Q+ o$ h8 ~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中国彩陶最早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
# I+ E7 D6 Z; P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 r4 w2 \, k* D( u( K V
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3 c I' l/ W0 H% p6 p
彩陶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代表性文化,花绘题材繁多,多与当时人们的经济生9 h* ^+ ^! ^# b0 p3 D& P
活与信仰崇拜有关。其中尤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D" B4 `, ~7 |5 D* b( B3 j5 Z3 q
彩陶文化时期的制陶技术以手制为主,其中较多使用捏塑、泥条盘筑等方法。用横穴窑烧制,该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下方。彩陶文化后期,开始使用竖穴窑,即火膛位于窑室的下方,彩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为900~1050℃。烧制时一般不封窑顶。因陶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在高温中氧化,故陶胎呈红色,又称红陶。后经陶窑的改进和烧制技术的进步,渐为灰陶、黑陶取代。
6 H4 z O+ q. i$ T& B7 S
4 B% A F; h% ~5 X" f/ @5 }# b# S8 r+ h ^9 E: t
7 w6 v" t" [& E, C$ c" _2 i+ v) c2 J7 `4 d
2 g, `( n) s3 P8 j.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