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5-14 17:13 编辑
2 \ I4 `6 d0 o) j1 U# o/ |8 M' |4 k" X; s# |# k9 A
海丰塔原塔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
. ^2 u! B4 n W% |7 F; [0 e塔身13级,第一级南北各一门,其上每一级一南门,顶有相轮,全塔高约36米。
# e1 a8 m3 ~. H8 m明代维修时,吏部尚书杨巍撰有《重修大觉寺宝塔》,并刻石竖碑。
, V3 }9 K1 X8 F. P" f8 Q
* w5 b& }6 k* J- \2 t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元月地震,大觉寺塔裂;1 ^9 W u5 W# H; R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五月地震,塔圯其半。
- V# d: h% _6 }. B1 \; a0 V9 X
a. S/ h# H3 n8 [, s+ r6 b1957年,因塔身破损严重,有倒塌之虞,
" i9 d, _7 ]9 @! R: n7 O1 A报省批准,将地表以上塔身拆毁。# I9 A/ H- a' v5 K7 O4 s4 Y
- S, m! O* V; R2 K3 ] A* F
2 ?0 }& ?) w1 g$ b' Q1991年6月,无棣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海丰塔,
( Y0 H. `3 p/ \9 T9 v! {同年7月12日破土动工,1992年9月竣工。6 [- r( Y( v+ z
7 H& U Z9 K0 Y3 e" a' L" l
; p, _1 A3 P. s1 Q新建海丰塔,位置在唐塔旧址以北50米处。新塔为八角楼阁式,共13级,高42米。. w1 X7 r7 |" }' u- ~8 d0 e
塔身为框架式结构,中心及八个角共9根水泥柱,外表砌大青砖,既古朴典雅
( Q7 f N5 W5 s$ ] K又坚固耐久,既保持了唐塔的风貌,又在建筑结构上有所创新。
G1 k- Q0 A! G5 M I, H# |, l" H% I, @5 W4 G; t% l, r* ?
: `& t- T7 ~% ?$ }! w6 T
0 {! x8 o( Y9 [1 ~
0 Q2 @1 ~" ^5 F6 C7 _7 F' A: K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为海丰塔亲自写下对联“海裕无双邑,丰余第一州”;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欣然挥毫题写了“海丰塔”塔匾。( u; t# C9 i# ]# `7 }
3 ?7 v+ k) _ J( e3 s5 N8 Y
. Z4 @; ^, F% G/ T a9 j+ C# s A; {) s8 {
( a2 I1 u- {: n5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