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就写了这个“射”字。如来说:这是射箭的射字。孔子说:不对。这念“矮”字。一寸的身子当然是矮喽。如来被搞懵了,问,那“矮”字呢?念什么?孔子答道,“矮”字读“射”字。又解释说:矮字一边为矢,矢也,箭者:一边为委,委者,弯也,意即弯弓射箭,当然是“射”字!如来无法反驳,只得认输。
于是孔子就在如来的额上弹了一个“啵啵”,所以世上的如来塑像上,额头都有一个红红的鼓鼓的小包。
如来气不过,也想出两个字来考孔子。这次轮到孔子答不上来了,于是如来非常得意地伸出手,中指扣在拇指上,笑眯眯地正欲向孔老夫子的额上弹去,孔子见势不妙,一转身溜了。──我们在大雄宝殿上所见的如来宝像,不正是那个生动的姿态吗?
如来要考孔子的那个汉字,就是“重”字。
“重”为千里组成,千里之外谓之“出”。
而“出”字,为两座山相叠,两山相叠,还不为重吗?
谁也无法解释这几个字为何弄反了弄错了的千古之谜。
这样的汉字之趣还有好多,你不妨去找找。
也许这是今人的附会,也许还是今人的幽默哩。
汉字是谁造的,据说汉字是黄帝的轩辕黄帝左史官,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享年110岁。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创造者。
据说,仓颉造字受到表扬后有些骄傲,不那么用心了,到处吹牛耍嘴皮子,一次黄帝让他造足够的“够”字,仓颉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只好问黄帝,黄帝告诉他,这个世界上,粮食、布匹、骡马等都很缺,就是不缺话,话说多了,就是够了,仓颉听明白这是在婉转的批评他,为了让自己记住这个教训,他把足够的够字发明为:句+多=够。
后来,仓颉检讨自己造字的失误时,发现:射、矮、出、重,四个字的意思都弄错了,但是都已经在各部落传开了,没办法纠正了,只好错到现在,所谓以讹传讹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