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开机 “探索”乐山大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31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山晚报讯:

  昨日,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纪录片组人员全部抵达乐山大佛景区,纪录片《世界第一古佛——乐山大佛》正式开机。据了解,该栏目将用长达6集的节目全方位地展现神秘的乐山大佛,破解乐山大佛留在人们心中的诸多谜团。
  “探索·发现”昨日开机
  “这是在做什么呢?拍电影?……”昨日一早,大佛景区里的一批特殊客人引起了游客们的关注。他们或架设摄像专用轨道,或忙着将镜头指向乐山大佛,或在笔记本上作记录,或在监视器前看画面效果,忙得不亦乐乎。据大佛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正在拍摄纪录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摄制组人员为了追求最佳画面,工作起来特别认真。在凌云寺大雄宝殿拍摄时,一段画面拍摄完毕,编导人员一看,不行,门上射进的光线太强,反光影响了画面。于是导演让两名工作人员拉开一块大黑布,将光线挡住,再次拍摄。
  雄伟与神秘吸引摄制组
  据了解,这部纪录片为系列片,初步设想拍6集,片长达3个多小时。针对一个景区,拍这样的系列纪录片,在“探索·发现”栏目比较少见。是什么原因促使摄制组做出如此决定呢?“乐山大佛的雄伟和神秘的历史文化征服了我们!”该片编导赵京经告诉记者,早在今年6月,乐山大佛做雷达检测时,他们摄制组人员便到了乐山大佛景区,起初只是想拍一些大佛检测的图像。可当他第一次站在乐山大佛脚下时,心灵受到震撼,深深地被大佛吸引了。
  “探索·发现”栏目的执行制片人盛振华也颇有同感。他们两人在谈到乐山大佛时,一连串的问号摆在了他们面前。随后,他对乐山大佛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神秘的大佛背后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认为探索发现乐山大佛的神秘之谜非常有必要,也十分符合他们的节目宗旨。
  事后,赵京经再次来到乐山大佛踩点。在踩点过程中,他来到乐山大佛脚下,蹲在一边,认真地端详着雄伟的乐山大佛。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与神秘古佛对话。这一呆,竟呆了两三个小时不思离去。恰巧细心的景区保安通过监视器发现他长时间在大佛脚下呆着不动,以为他有什么事想不开。“你有什么事吗?”一名保安关切地向他询问道,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专注让保安担心了,于是他掏出自己的工作证向保安解释起来。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束,一份拟拍6集、片长3个多小时的方案报到中央电视台,并很快得到批准。
  全方位“发现”乐山大佛
  据介绍,该栏目摄制组准备围绕乐山大佛的历史到现状、建造到维修,逐一为观众解开其中诸多谜团。通过实景记录、学者讲述、当事人采访、情景再现、文物展示、电脑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文物考古等多学科;从乐山到四川,从四川到全国,从全国到国际多视角、多方面展示大佛的历史背景和相关联系。
  摄制组认为,乐山大佛不仅是它的建造者们留给乐山人民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留给全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更是留给全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节目在探索揭秘的同时,也将对我们怎么样更好地保护它、宣传它进行探讨。
  揭秘乐山大佛,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乐山大佛,这个话题让人期待。晚报将继续关注摄制组的拍摄进程。


[此帖子已被 巴山夜雨 在 2006-8-31 11:31:45 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1:22 | 只看该作者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汉帕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青衣江、大渡河于凌云山下汇集为岷江,相传当年水灾频繁,为害甚烈。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凌云寺僧释海通为减杀水势,造福民众而发起募集人力物力修凿大佛,至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前后历时90年,耗资数以亿贯,距今已有1200多年。大佛背靠凌云山,脚踏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气势雄伟。大佛取弥勒造像,体态端庄,比例匀称,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交通:从乐山市乘出租车到大佛,车费约6元;从乐山港摆渡到大佛,船费1元。 门票:70元(通票,含麻浩崖墓博物馆和乌尤寺) 乐山大佛水上游江票:30元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载。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达90年。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发鬈用石块嵌就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两耳以木为之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803)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排水系统布全身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 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不知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
胸部有残碑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谜,谁人能解?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动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

[RM]http://www.leshandafo.com/video/leshandafo1.ram[/RM]

[此帖子已被 巴山夜雨 在 2006-8-31 11:23:00 编辑过]
3#
发表于 2006-9-6 13:2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能探出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6 16:02 , Processed in 0.03465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