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8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十年代侨汇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5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12-8 08:59 编辑


七十年的侨汇劵

   十年代后期,天津和全国一样,正走向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天津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加上地处首都门户和濒临渤海的优越位置,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
   
  天津历史很悠久,建卫600年,集工商为主体的都市,天津开埠以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强划租界。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意大利、俄国、比利时等9国先后在天津强设了近15平方公里的租界地,相当于天津旧城的8倍。国家之多,面积之大,在全国首屈一指。清朝的官宦及末代皇帝都在津门置房购地,袁世凯等大军阀及洋奴买办、资本家文人墨客在天津购地请外国人设计盖起了洋房,出现了有名的《五大道》。这些达官贵人解放初期有的侨居海外,客居香港,或到了台湾,有的爱国者和他们的后裔亲朋也都留在本地,所以天津的海外关系较多。

   七八年我回到天津,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我们两人的经济条件达不到,囊中羞涩。可慰的是我爱人家看到形势大好了,利用了海外关系,基本解决了我这个老青年的思婚之急。当时小平同志亲自给文革后期的问题落实了政策,还退赔了一些查抄物资,但也都不是原物,一点点而已。老泰山给美国和新几内亚、香港等地的同学和亲友去信问候,介绍祖国的大形势,可以回来看看祖国的大好变化,国外的亲友得到宽慰和认可,作为海外侨胞略知国内形势,刚刚开放,还处在发展时期,条件好的还在陆陆续续给老人寄来了款,当时的形式是百废复兴,人们没有购买力,任何物质都是凭本凭票,计划经济的局面也在受的冲击,摇摇欲坠。

   在当时那个时代没有大款,当时的万元户可谓是大款的爷爷。那个年代天津最时髦的是谁家有外汇,谁家有华侨,谁家有侨汇劵,谁能到杏花村、起士林搓一顿,谁能骑上一辆日本YAMAHA/80四冲程二手摩托,(没有进口海员货)那都以此为荣。政府侨办规定合成人民币每5元配一张侨汇券,侨汇劵的用途是普通人所不及的,解放北路华侨商店门口,天天有小黄牛套购侨汇劵,可见侨汇劵的魅力,朋友同事急用我甘当奉送,当时的人缘极好。当年外汇和券让我完了婚,但我愉悦不起来,愧而难当。当时的国家发放很多券,如天津的工业券、纺织券等,目的是国家想让老百姓都能吃到、穿到、用到,少给不法分子囤积的机会,人们对票证极其珍惜,也是因为物资匮乏的缘故。
   
   侨汇券俗称华侨券,可以专门到华侨商店购买紧俏物资,自行车150张(175元),日本东芝、日立电视170张(1700元),瑞士表如天克诺、尼威达、梅花、英纳格、浪琴可能50张买一块,桔红色的原装小铃木摩托100张(人民币990元),根据当时的物价太高了,望车兴叹,不是崇洋媚外,日本的电器在世界也是领军,我国没有生产能力。当时的电影院正放着日本电影《望乡》和《狐狸的故事》,也是一票难求。

   那时有外汇别人羡慕的很,持劵购物时若干人在围观。现在我们的国家开放搞活,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用不着这券那券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现在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做“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

(天津老知青原创)

三张相片分别是七十年代的:百货大楼、解放桥、渤海大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21 收起 理由
依然(黎明) + 1 赞一个!
快乐双飞燕 + 3 赞一个!
巫山云 + 2 赞一个!
沧海一龙 + 2 赞一个!
淇天大圣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12-5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5 13:07 | 只看该作者
当今我们富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5 13:39 | 只看该作者

特定条件下的特殊货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12-5 17:49 编辑

那 个 年 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5 15:40 | 只看该作者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搞庆典联谊,买三五香烟,健牌香烟,良友等进口烟用人民币不好使,侨汇券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5 15:48 | 只看该作者
让人羡慕啊

我们只有工业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5 16:09 | 只看该作者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4-12-5 15:48
让人羡慕啊
我们只有工业劵

   那时家中都略有各种证票,恒大烟,直沽 高梁洒,。红糖,白糖,肉票,麻酱票,粮油付食本等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要用工业券。要想用奌时尚的东西就得到华侨商店,有钱不行,必须持有侨汇券才行。计划经济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12-5 17:57 编辑

谢谢各位老师的观贴和加分鼓励

简介
  侨居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或侨居在本国的外国公民汇回其祖国的款项。非贸易外汇收支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一贯重视保护侨眷的侨汇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为此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对侨居中国的外国公民汇出的款项,也一贯提供方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5 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味有券年代,泪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5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忆也是一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2-5 19:39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经历,才知道珍惜。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9: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王者老师给予高亮

谢谢大龙、巫山云的观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5 22:34 | 只看该作者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12-5 14:48
那 个 年 代

不减当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7 20:04 , Processed in 0.03685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