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村西南到村西北一华里内,大小水库有七八个,最靠近村庄的当属村西南的湛山“三八”水库和村西北的湛山第一水库。这两个水库的面积都在20亩左右,十分壮观,许多台东和市内的青少年都前来游泳。冬天水库结冰很厚,村里的孩子成群结队到冰上溜冰,打发时间。那时“三八”水库经常举行航海模型表演或比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记得,村中大街上曾有棵老槐树,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苍翠、挺拔,据说小湛山村拆迁时这棵树已有四百多岁,可惜的是那时侯人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还不强,竟然将老槐树连根掘出。大街上还有一盘碾,村民经常用它来碾粮食,碾平常用的时候并不多,春节前可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碾地瓜干和其它杂粮,经常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挨上号。大街的西头有座关帝庙,关帝庙不知建于何年,但每年春节都有人贴对联、烧香、供奉。在小湛山村的西头有座土地庙,土地庙旁边有条小路,顺着小路走到下面有一眼井,修建“三八”水库以前,村民世代都吃这眼井里的水,水质甘甜;离井十几米处有一条小河,小河逢雨季水挺大,河水经过大湛山村东流向大海;过了小河顺着小路向西就是湛山寺,再向西就是太平山,翻过山就到了中山公园,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村民到中山公园大多都是顺着这条小路翻过山去,很少有人坐车到公园的。
村子东面是一条马路,过了马路离村大约200米是一座小山,村民叫东山,就是现在的土山干休所所在地,民国时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山上建了高尔夫球场,后来美国人对高尔夫球场又进行了扩建。许多美国人经常在这里打球,村里的小孩到那里给他们捡球、背球,那些打球的外国人则给小孩小费作为回报。顺着小山南面的小路向东就到了浮山所,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站在村东头能看到浮山,夏日的晚上,有时能见到山上零星的磷火闪烁,老人们说那是狐仙在炼丹;夏日常有浓云遮住浮山顶,村里老人说那是 “浮山带帽”,“浮山带帽”就要下雨,十分灵验;夏日雨后经常出现彩虹,有时在西方有时在东方,老人把彩虹叫做“绛”,并说东绛雾露西绛雨,此说法也经常应验。秋冬季节每逢大风时有成群结队的老鹰从浮山方向飞向太平山、海西方向,十分壮观,当地人把这种老鹰叫做“风暴”,上世纪50年代老鹰从空中俯冲下来把鸡叼走的事时有发生,黄鼠狼吃鸡更是家常便饭,传说有时还能见到狼,因此讲狼叼小孩的故事也很多。
由原小湛山村向北去就到了现在的芝泉路路口,过去当地人叫做“北口子”,“北口子”解放前很荒凉,常有强盗劫掠财物。“北口子”的东北方向有条小路,直通向亢家庄方向,村民到吴家村去也走这条小路,过去当地村民叫这条小路为“阴间路”,就是现在的扬州路位置,那个时候就是白天一个人走“阴间路”也会感到毛骨悚然。
1988年元月16日,市南区人民政府在湛山街道办事处的5楼召开了小湛山村拆迁安置动员大会,小湛山村是解放后青岛市第一个整体拆迁改造的自然村,小湛山村的拆迁拉开了青岛城市自然村拆迁改造的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