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感慨万千。若问何故?容我慢慢道来!
<原创> 两岸本是一家亲(2011-11-22) ——两岸摄影家浙江采风行记实 引语:2011年九月中旬,省民革邀请十数位台湾摄影家前来浙江采风,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民革办公室同志打来电话,询问我在摄影方面有什么头衔时,我淡定地回答:摄影爱好者。虽然,早年在温州师院(现温州大学)读书期间对摄影发烧,担任了校摄影协会的会长,还加入温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但如今在全民读图的时代,我的摄影爱好渐渐变成了自娱自乐。而现在即将与台湾和浙江的摄影家们同行采风,我的遥远的摄影梦,似乎又渐渐明晰起来。我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中秋月夜的相会 9月13日晚,为欢迎台湾摄影家一行的到来,省民革特意举行隆重的欢迎酒会。出席酒会的领导有省民革副主委陈重华女士、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吴品禾大师等,十多位台湾摄影家多数携夫人同行,年纪最大的是82岁的周鑫泉先生,最年轻的是60后的杨雅婷女士,他们中有中华艺术摄影学会以及台北、高雄、桃园摄影学会的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等,几乎都是台湾摄影界的精英,这是台湾与浙江两地摄影界的一次盛会啊。坐在大师们中间,我却少有拘束感,他们彬彬有礼,风度翩翩,面带微笑,却又不失一份纯真的气质。很快与热情的客人攀谈起来。当得知冬季可以来丽水拍雪景,七十多岁的洪老太太高兴得竟象小孩一样拍起手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晚宴后,省民革俞建民秘书长又在平湖秋月邀大家品茶。是时月光皎洁,游人如织,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湖边空地熟练地弹起古筝,引得众人驻足围观。灯火辉煌的游艇缓缓从身旁驶过,远处的霓虹灯点燃了都市的繁华。周先生说自己在1998年曾来过大陆,对其间发生的巨变,他的言语中不无透露着由衷的感慨。 兴致盎然的创作 此次采风游历了湖州、舟山、宁波、绍兴等地区,各地民革组织及摄影家协会设宴相迎,热情领路。我们徜徉江南水乡,穿越黄金水道,登临“蓬莱仙岛”,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翻轩骑楼,墨客骚人,一一在摄影家们的眼中定格。摄影创作本身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跋山涉水,起早贪黑,常常令人望而生畏。而一幅优秀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不是简单偶然的,它需要完整的过程,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熟练的操作,这个过程是科学严谨的,并伴随着勤奋与痛苦,汗水与欣慰乃至幸福。在岱山,听说有日渐稀少的盐田可供拍摄,台湾摄影家们兴奋不已,经商议,决定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叫早,五点钟出发。次日天色阴沉,竟飘起蒙蒙细雨来,起早的盐农们都在匆忙地抢收成品盐,全体摄影家们跑到盐田深处,抢拍镜头。在绍兴,为拍摄老城区,摄影家们同样在凌晨五点钟集合出发,赶赴拍摄点,古朴的景色,令大家忘记了疲劳与饥饿。翻看着照相机屏幕上的得意之作,摄影家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严谨细微的讲座 与摄影大师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我犹醍醐灌顶,渐去渐远的摄影梦想又被悄悄地拉近。 我们总认为,摄影艺术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但台湾摄影家郑国裕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岱山灯塔博物馆大厅举行的讲座,给了我关于摄影创作的极大启发,他说,摄影有照相与造像之分,摄影作品与眼见的真实差一大段距离。他从美术发展史中古典、浪漫、写实多元摄影等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入手,用自己的作品现身说法,深入浅出的论证了“摄影的真实性因数位而湮灭”的崭新观点。他鼓励摄影者要推翻预期,打破一切规则,以无比的毅力和耐力,直到超越他人为止。 来自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的驻校艺术家江村雄先生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也举办了一场他的个人摄影讲座。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许多摄影爱好者特地从外地赶来一睹台湾摄影家的风采。江先生在摄影方面涉猎极广,除了在作品的前期策划和相机的应用方面技术高超,在后期制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讲述摄影创作过程的乐趣之余,还以自己风格不同的照片,实例讲解创作思路,分析如何在后期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码再创作。 是啊,摄影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在创作实践中需要对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也需要对人的感情,事物的表现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准确地把握感觉,恰当的运用摄影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这就是摄影。 深邃内敛的修养 几件小事与细节,很能反映出台湾摄影家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与气质,那就是未泯的童心。 在大陆陪同的摄影家中,丽水的马伟华老师专注于微距摄影。每到一处,他总是一头钻进灌木丛中,总能找到蚂蚁、螳螂、蝴蝶等小动物。他的拍摄也引起了台湾摄影家们的浓厚兴趣。一次,他拍好了一张树叶底下的一群小虫子,一旁的台湾摄影家杨雅婷女士问,拍好了那虫子怎么办呢?原来小虫子们喜荫凉,拍摄时是把叶子翻过来,让阳光照耀,影响了小动物们的生活。马老师说,那当然要放回去了。杨女士于是把叶子拿过来,小心翼翼地翻转过来,放回草丛中,嘴里说着,小虫子回家罗,小虫子回家罗!有一次,马老师抓了一只飞蛾放入一只矿泉水瓶里,准备带回去拍摄。侯怡安女士见了,指着瓶子说,要不要戳个洞,好让它呼吸呀!我们进入前童古镇的小巷里拍摄,看到原汁原味的景致,侯女士双手合十,天真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嘴里说,好美哦,好美哦。在绍兴鲁迅故居,可以免费参观,我独自行走,忘记了时间,结果还没从百草园转回三味书屋,领队催促的电话响了。等我气喘吁吁赶回大巴时,大家都已在车上等待。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口里连说着“不好意思”,低着头从过道走到自己的座位。可是台湾摄影家们一个人也没有埋怨,连坐在我近旁的侯怡安女士也没问我什么。后来她悄悄地告诉我,说她也迟到了,被他先生狠狠地克了一下,边说还吐了一下舌头。 有人说,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事业的人,其内心丰富的直觉和情感,在摄影的审美过程中感受了大自然的星移斗转、有限生命的轮回和现实生活的美好,体验着自身心灵的种种感动,更能使自己树立起追求理想的信心和勇气,专注忘我、不辞辛劳地投入到创作实践中来,最终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美妙及喜悦。虽出行在外,但我特地带上一书——梁漱溟的《人生与人心》,空余之时翻上几页,记下了一点心得:这位哲学大师总结其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即从西洋功利派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又最终归转到中国儒家思想。此时想及台湾及大陆摄影家们之得体谦逊的举止,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说明: 本文发表于台北摄影学会<台北摄影>2012/11(总第574期)< 浙江民革><丽水民革><青田民革><芝田文学>等刊物,版权归鱼所所有, 谢绝转载!转载谢绝删节!删节谢绝大删!大删谢绝删完!再次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