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夜不醉不还——和石家庄朋友相聚在藏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6 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企鹅 于 2014-3-17 21:26 编辑 6 r3 A* ~+ M. j; U

& O- `8 {' i# |! O         随房车一起中国万里行的纤尘还未洗去,又立马启程与石家庄的朋友相聚在盂县藏山,我们的友谊就像一对“相思”已久的恋人,分别久了,就会迫不及待的会面,热烈的拥抱,相互的寒暄,诉说衷肠,场面感人!
+ e0 F2 a& E3 y

       我们一起去了中国的小布达拉宫大汖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深山沟谷中的大汖村,是迄今发现的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村子又居最大瀑布之地,所以取名“大汖”。
9 Q# l$ L% c8 K       与布达拉宫相仿,大汖是一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的村庄。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自下而上,参差十多层,80多家,依偎生存。最高处的房子,海拔达800米。所以大汖村又被誉为“盂县的布达拉宫”。
1 J' ^- U; y5 Z        行走于这个古老的村落你会感觉到这里的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相传,大汖村的缔造者是个南方人。现在的大汖村居民均为韩姓,元末明初,韩姓祖先移民来到离大汖不远的沙湖滩村,后又移居大汖,算起来已快400年了。但在他们的祖先来到此前,大汖已经建村。韩姓祖先由村中一座坟墓挖出的砖刻文字记载所知,首建大汖村者姓马,是个朝廷大臣,南方人。在大汖的一处山崖里,曾经发现了7尊石佛,现今仍保存在大汖村。那尊最大的石佛背上刻的文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辨。按石刻记载算,大汖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 c2 s' ^8 R$ l        大汖村原有人口320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大量外出工作,现在村里仅有11户,17口人,均为老年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超过50。

我们拾阶而上游览了这个古朴的小村庄,望着这座具有几百年的破旧的古村落,我突然一丝忧伤掠过,担心他有一天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再也无法目睹他的容颜!
! v+ s) \% R$ k0 }5 ], j      也许我有点替古人担忧,但这的确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村庄,一些房屋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 b* ^. w+ Z# e) `$ p! g      我们在大汖村的农家小院里吃了一碗香喷喷的河老捞面,就去了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藏山是中华沧桑变迁的一幅重彩画卷:有藏山藏孤之历史,然后才有赵氏一脉,而后才有赵简子、赵襄子,才有韩赵魏三家分晋,方有立国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赵国

        我们重温历史,观赏美景,拍摄留影,在夜幕降临时,返回盂县城里,下榻海天大酒店。

        晚上我们在饭店举杯痛饮,共庆山河队在盂县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小县城里的胜利大会师。大家回顾了从山东半岛到六一狼牙山无数次的美好相聚,老玉米用她那浑厚的嗓子,为大家高歌一曲,把晚会推向了高潮,院长三次深情地为大家演唱了知识青年之歌,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落泪,酒过三巡,五瓶高粱白喝了个底朝天,我们每个人都醉了,沉醉在这美好、难忘的夜色中,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第二天我们一起游览了高城山和千年古刹水神山。
6 U9 [  b( e. I+ j. [6 t       水神山也称烈女山,位于我省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在山腰处,建有一庙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为避战乱,携宫女潜入此山,面对国破家亡,回天无力,悲愤之极,自缢于山上的一棵枣树之下,后人为纪念其忠贞节烈,立庙祀之。关于这段传说,光绪七年版《盂县志》中艺文志《水神辨疑》记载:“水神山即烈女山,庙祀柴花圣母,俗称周世宗女,秉性贞烈,不欲适人,经于此山为神。旧志言之谓贞烈,为神似也。”

烈女祠始建年代难考,但从文献记载有金代盂州知州《游烈女祠诗》可以推断,该庙至迟建于金代,以后元、明、清三代历加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现存于烈女祠的碑刻数量在盂县仅次于藏山和大王庙,笔者考证,大概有以下几通: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庙记》、明天启六年《重修庙记》、清康熙二十三年《福缘善果》、清康熙五十年《题名柴花圣母祠》、清乾隆五年《柴花圣母祠山门题记》、清乾隆二十八年《新建月台记》、清嘉庆四年《重修庙记》、清咸丰二年《重修水神山圣母庙碑记》、清同治六年《流霞阁记》、清光绪二十三年《水神圣母庙》、清光绪二十三年《水神山烈女柴花圣母》。这些碑刻对该庙的描述非常生动,不失为我们现在研究烈女祠的翔实史料。

水神山灌木丛生,一到春夏,山花争艳,碧草如茵;而到了秋天,则是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画境一般。烈女祠位于水神山半山腰,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依山傍壁而建,曲折迂回,高低错落。从山脚拾阶而上,路的尽头是一面石壁,上刻有民国时县知事王育昌题诗:“向前有别境,转步登云梯”。峰回路转之后,是一座石牌坊,上书“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再往前走,便是山门,古朴雅致,并不奢华,门上的一块红底蓝纹的牌匾写着“蕊珠宫”,落款是咸丰二年七月。进入山门,在照壁的位置是一神龛,内祀一神,左右各有石碑一通。往左转,便正式进入庙中,由低到高,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段八十一阶的石阶,石阶的左侧是厢房,右侧为碑房。拾阶而上,便进入正殿庙院。正殿前是马王殿,左右各建有钟、鼓楼,北附道院。正殿三间,进深七米,台基高约三米,殿身宽阔,悬山式屋顶,琉璃脊兽,制作精良。殿内雕梁画栋,两侧墙壁有壁画,山水人物,云龙画凤,笔力流畅,色泽鲜明,保存完好。

每到阴历四月初四,水神山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庙会,有碑记载“每年四月四日,城市乡村,男女老幼,骈然而来,虔心顶礼,即一举一动,一香一火,罔不名致其诚”。每年今日,前来赶会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水神山。人们游山玩水,采购物品,漫步看戏,品尝小吃,方圆几里内,人头攒动,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水神山不仅拥有绮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邑内文人墨客更是倾心此地,不惜笔墨。光绪县志和庙内碑刻记载着这样几首绝句,摘之以飨读者。邑人武全文《吟烈女祠绝句一首》:“危峦一线岭中垂,四合东西两掖奇。却怪山灵如有意,特为烈女结孤祠。”知县赵嵩年《登水神山抱泉楼》:“楼抱清泉松抱楼,泉中交影斗龙虬。草萦危石柔苔滑,云幕飞檐曲径幽。但使贞心留五代,岂知山色秀千秋。芳名惆怅埋青史,藻井朱栏任眺游。”还有一首题在钟楼石壁上的绝句“乱山深处有灵湫,三载传闻志未酬。今日敬焚香一柱,春风十里水神头。”(资料网络)
+ V( c1 O, O$ V* f+ W2 [. I4 y2 [( X$ ^$ ]& J  X2 @: I2 \) O/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会有分手的时刻,我们相约从每年一次的聚会,改为每月一次相聚 ,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起感受浪漫的风情,.一起谱写多彩的人生,一起创造美好的明天!
, N' F/ i, Z/ p; s/ u. O( P) m

& u4 c" {- M, T0 ]

! Y+ [4 a. X' L7 c0 t
: D, u3 b+ ?/ s) 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孔76代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3-18 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3-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17 12:59 | 只看该作者
小企鹅:怎么不发几张照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17 13:04 | 只看该作者
《写给小企鹅》
# u4 |1 l$ n9 d0 N0 t9 V! Q4 |3 g. E' b登山男人追,游泳须眉随。邪恶针砭讨,时弊笔锋摧。
4 Z2 E& r) A% l/ M, k" |勇哉小企鹅,冰雪遇横眉。犀利文章出,喙峰锐如锥。

" V$ C, F0 X; w+ B看到小企鹅前两篇博文有感而作1 }% {# @" p+ [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17 1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24 08:59 编辑 / _- t0 V" C. e

2 x, Y5 u6 v$ ?" Q' P$ o4 `0 d写给张院长《四星准将》+ V7 E/ o; z2 s( q$ n: t
离休常思军旅情,七尺身躯为国生。0 ^9 i, ~% D, k- M9 e- }
无悔戎马青春献,醉酒放歌唱大风!
0 m+ X' k9 `+ |: r$ h# f9 r6 J看到小企鹅写张院长,不由勾起汉高祖功成名就回家乡宴请父老乡亲时酒醉而歌:
% F( F+ _+ W3 Z* [5 U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千古佳句。7 _/ c. j4 l. z&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17 13:25 | 只看该作者
发照片啊!快小企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17 1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17 14:44 编辑
! X$ {4 Y* s+ j( \" z
5 ]6 D5 s3 n  Z; w4 s% K6 m
5 a* y! }) t  b+ ^古宅叠加依山成,读文方知不虚行。
& z6 K! S) Z* u& b+ \9 ?百度初晓三晋古,惊叹犹见布达宫。*1 I8 Q6 O( J5 g' v. V0 H
*布达宫——笔者指拉萨布达拉宫7 P7 Q; L1 e8 b5 B' o0 l. H
第一次知道盂县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R. H1 z0 r! I
. }- r+ |5 j# @- g+ k6 g6 }
7 k1 v. M$ L5 D5 t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6-16 0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17:4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石家庄的朋友关注,评价,照片在准将和老鹰的空间里都能看到,回来后 由于事情较多,照片还没有往电脑上存呢,抱歉了!抽时间一定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3-18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3-17 1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3-17 1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3-17 1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3-18 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企鹅 于 2014-3-17 21:34 编辑 9 O. S! E" q5 V( j1 \

5 ?5 N$ d" i) G+ E0 o" F   全文    http://user.qzone.qq.com/51001748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1:37 | 只看该作者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DL1VJW~1.JPG
7 h. r( J3 m'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3-18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18 11:44 编辑 / k1 k* Y$ F) y6 z* {
杨姐1 发表于 2014-3-17 19:44
7 k( r8 a$ `5 q  j4 x/ |) W

/ m$ W8 F! i2 C, k' o4 f" `% Z2 a+ Z# a# W0 O5 |2 L
追寻历史探老房,旧貌依稀岁沧桑。) D; H* C1 N. e
古村诉说当年貌,准将带队细端详。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3-18 1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18 12:11 编辑
. z) D4 G' R( s  Y+ S2 z+ i
杨姐1 发表于 2014-3-17 19:45
- C( {/ r4 }) A3 h7 r/ R& X
$ ^' e3 C. U! d7 r, ]! H2 E) x
当年我在单位管煤炭运输,可以说石家庄百分之九十的企业用煤都是由山西盂县供应,去过盂县无数次真没有,也不知道盂县有个大汖圣地,很是遗憾:& R; Y* j+ I3 Q' i+ ]; _* S' O$ |% ]
月月盂县往返回,三百行程伴黑灰。6 p3 o4 `. @: x9 i) X: j) L! f
半生前去无数次,来去匆匆运炭煤。
! }& W- p. Z& ^- A/ O9 Y不知身边有佳境,熟视无睹又怨谁?
* d' P5 @/ ~5 P( q$ u) r2 U今日图见大汖村,花甲已过方懊悔。

5 d+ o. ?' l/ g+ B
, B4 s8 r6 @+ e  `
& B0 u5 M, n5 u" S# |/ {: G! |% P, N" ]6 R4 y2 S. y1 _

/ e8 I  `$ U0 B" I8 W( N! v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3-1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19 11:40 编辑
- W/ P/ @! y" N* o4 S2 ?
孔76代 发表于 2014-3-18 11:32 ( R' Q. W- c3 L9 ^# W9 x' H! d4 b
追寻历史探老房,旧貌依稀岁沧桑。, Y5 S  Q8 ]) d' C0 `  \  I) j
古村诉说当年貌,准将带队细端详。
' d; o+ P+ B9 ]8 U/ A9 h0 c

) c4 V' @7 R$ T0 J) w( X石屋依山叠加成,如同鱼鳞一层层。3 r' y7 o# s1 H. H) }
仰首望眼叹惊奇,恰似午夜梦幻中。( N9 W, l! W! O; _: P" z6 V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3-19 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孔76代 于 2014-3-21 14:45 编辑 6 C( }% A- L7 m6 j
杨姐1 发表于 2014-3-18 20:02
# I) a( L& k4 u$ [/ H# d4 r
9 e9 i  H. d1 t; d4 |( C* ?3 R
农家土炕话绵绵,端坐回首细思前。7 @* w; E- |0 w- P
喜看今日众佳丽,房主感慨诉当年。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6-16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3 09:02 , Processed in 0.07005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