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于1963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3-12-24 21:05 编辑

盘点生于1963年的官员:政治局委员2人(图)

2013年12月24日 13:5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胡春华
                                孙政才

             张晓明

                赵勇

             高广滨


      原标题:生于1963

      作者:本刊编辑部

      生于1963与生于60年代初并无本质的不同,我们之所以选取这一年份,是因为今年正好是他们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人生丰满而睿智;还因为,在经历了“三年饥荒”之后的人口负增长的情势下,1963年的高人口出生率,诞生了近3000万只“兔子”,众多的人口基数,成为我们观察60年代生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人正在担起改革的重任,他们承上启下,昭示着明天

      1963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14个年头。此前,中国经历了工商改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经历了三反五反,经过了反右和大跃进。到1963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影响至今的城乡分治结构已经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产品统购统销的价格体系、城镇市民和国家职工的供应体系和工资体系均已建立。

      1962年初,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大跃进特色的工作方式明显降温。一年后,中国的人口出生曲线回升。今天,你无论从身边随机抽样,还是通过报刊上出现的人物观察,都能感受到1963年出生的人口比前几年多。事实上你感觉对了,那一年中国出生人口接近三千万,超过1960年和1961年的总和,也是新中国历年来的峰值。

       那时国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前几年的饥馑,也标志着这一年出生的人们比大他们一两岁的哥哥姐姐们幸运。

      在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传统社会主义年代,出生在农村和城镇的孩子的命运差别,比今天更大。这意味着,那一年,中国的总人口开始接近七亿,其中,七分之一的人口在农村。这意味着,在那一年出生的近三千万新生婴儿,有大约两千五百万在农村生长。这相当于说,那一年出生的孩子,有不到七分之一,也就是不足四百万的孩子有机会上幼儿园。当时,城市的小学教育也尚未普及,农村孩子不仅没有学前教育,而且还有相当多的“复式班”——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上课。

      当生于1963年的孩子睁大眼睛看世界,看到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特殊时期。在1970年他们上学以前,“文革”从爆发进入平稳期。“文革”在农村和城镇只有方式不同,同样轰轰烈烈。生于1963年的孩子看着哥哥姐姐“停课闹革命”,还轮不到自己参与。至于成人社会的“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情况,更不到理解的时候。

      但是,当时即便在农村也能感受到惊人的氛围,甚至听得到枪声。他们开始接触社会语言时,大人们在谈论谁被批斗,谁死于非命,谈论“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和
邓小平,并且“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及至入学,学校开始批判“贼林彪、孔老二”,说他们“都是坏东西”,课堂上,跟哥哥姐姐一样听毛主席归纳出来的“十次路线斗争”,文化教育相当次要。

       在他们小学和初中时期,无论城乡都会遇到课本短缺和随时停课。学校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既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流行三支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学习雷锋好榜样》。公共文化极度苍白,可以看到的电影是少有的几部战争片和样板戏。1949年以前或50年代出版的国内外人文社科书籍,成为禁书,自觉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反叛行为。现在看来,那个时代没有荒废学业的只是少数孩子。

      生于1963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赶上学校出现了一会儿“正规”时期,那是因为邓小平第一次复出,“刮起右倾翻案风”。但是,这一年出生的孩子整个青少年时期都与“文革”叠在一起。“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毛泽东去世后,“四人帮”被控制。不过,一个13岁的孩子,再敏感,除了知道“国家出大事了”,应该很难听懂“十月里,响春雷”的弦外之音。

      他们的少年时期在社会混乱、教育缺失和物资匮乏中结束了。那时的学校教育,一度采用“速成式”,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生于1963的孩子赶上了前一段。在“文革”结束,学校教育开始崇尚分数和高考的时候,他们进入中学。学习毕竟是少年最擅长的事,加入高考大军的时候,他们迅速把学业荒废得更多的哥哥姐姐挤出大学门外。他们中的幸运儿在80年代初进入大学。

      1980年,333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8万,录取率8.4%。而当时许多农村地区的高中录取率也不会比这个比例高。这意味着当年三千万青年,今天50岁的人们,绝大部分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甚至义务教育也是缺失的。在80年代,读完大学等于有了铁定的工作。但没有上过大学,工作的门路相当狭窄,因为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步入轨道。于是,城市失业率开始上升(一个著名的概念“待业青年”诞生了)。而农村已经实行了“责任田”,6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成为农村所不需要的劳动力。

       当二十多万精英在80年代上半叶的大学学习时,他们中的两千万兄弟姐妹,小部分在城市彷徨,大部分成为第一代“农民工”。禁锢后的社会一旦稍有放松,青年处于失业状态的特殊现象又出现了。也许现在看来,当时“严峻的社会治安”并不是那么严峻,但1983年开始的严打,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赶上了。

      8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历经济转型的第一轮震荡。物质尚还匮乏,物价开始上涨。而生于大跃进后第一个人口峰值的1963年的人们,开始进入结婚生子阶段。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生育峰值。那也是独生子女政策最严厉的时期。到今天,又过了二十五年左右,他们的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他们开始缔结所谓“四二一”家庭结构,这是一种伦理断裂和养老困难的家庭模式。

      他们经历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洗礼。今天,中国各行业中,生于1963的精英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领军人物。按照中国党政官员的年龄规定,在体制中拾级而上并且成长顺利的,已经步入国家中层或上层领导行列。他们中的城镇职工,可能在“下岗买断”潮中遭遇逆境,如果他正好在一个不太景气的国有企业的话。他们中的城镇职工,在住房改革制度的时候,可能赶上了彻底商品化之前的某种国家保障。他们中的农村人口,在城市需要大量蓝领劳工的时候,满足了城市的需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他们都是主要的劳动者和生产力。

      生于1963年的人们已经走过半个世纪,走过人生的盛年,走进了人生担子最重的时期,家庭和社会一样都撂不下。他们是“四二一”家庭的重要支柱,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担当。他们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压力层:他们今天的劳动,既要支持新中国刚刚建立时出生的那一代人以及更早的人们的养老,还要保证后继的社会保障的可持续,但他们的身体正由盛而衰,体力劳动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体力劳动者。

      他们中的幸运者从中学到大学,凭借知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历经三十余年的磨励和打拼,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成为领军者和实干家,他们人数之多、成就之突出都具有代表意义


      按孔子对人生阶段的经典描绘,生于1963年的人们,而今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从积极的方面说,这时的人生进入“抛弃幻想,结合实际,踏实工作”的好时期。这也是一个“智慧的门槛”,意味着人生进入成熟和丰收的年代。但也可以说,站在50岁的门槛,瞻前顾后,“大势已定”,虽然对某些人来说,50岁以后仍可建功立业。

      而生于1963年的人们生活过的这50年,比他们的容颜改变得更快的,是国家和社会的面貌,政治、经济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的人生格外值得书写。在2013年的岁尾,我们以生于1963为标记,来观察一代人的命运,也透过他们来理解这个时代。

      政界:脱颖而出,低调行事

      1963年出生的中国人有多少走上了仕途?很难有精确的数字,本刊记者大致的统计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两人,即胡春华和孙政才;省部级正职干部一人,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省部级副职干部83人,分布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部门。

      上述数字基本反映了“知天命之年”在政坛中所能达到的位置,个别人的脱颖而出,则是契合了高层人事安排的梯队考量。

      相比于仕途的进度,“1963年生人”的施政风格和政治倾向就更具话题性,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的说法,他们对红色中国,尤其是“文革”存有记忆的同时,对改革开放及80年代历史有着更深的感受,“这可能促使他们格外重视制度和稳定,会更多地依靠制度而非个人魅力来施政。”

       2013年两会上,已经从“60后”高官中脱颖而出的胡春华和孙政才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他们都表现得十分低调。面对记者提问,孙政才表示,“重庆也好,我本人也好,始终崇尚努力去做,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希望大家支持我们”。

       胡春华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湖北五峰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1979年以县文科状元考取北京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去往西藏工作,23年后离开西藏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春华曾不断刷新中国政界的年轻纪录,曾是最年轻的副厅、正厅、副部级、正部级官员,担任河北省长时仅46岁。

      孙政才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山东荣成人。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1980年进入山东莱阳农学院,在中国农大获得农学博士学位,曾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学专家。1997年担任北京顺义县长,步入政坛,历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以及农业部长、吉林省委书记等职。

       张晓明

       中联办主任


      江苏泰兴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许崇德的弟子。1986年起在国务院港澳办工作,长期任原港澳办主任廖晖的秘书,参与了香港回归全过程,后任该办副主任。2012年12月被派往香港。

       赵勇

       河北省委副书记

      湖南益阳人。曾是湖南省澧县永丰乡一名干部,后进入共青团系统,担任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2005年调任河北省委常委,历任宣传部长、唐山市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等职。今年9月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时,参与了坦率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高广滨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

      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在共青团吉林省委工作10年。2000年后任松原市长、通化市委书记等,是共青团干部转任党政实职的典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蓝色海湾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12-24 22:01 | 只看该作者
63年出生的人他们担负着民族历史的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24 22:18 | 只看该作者
三年自然灾害" (1959年至1961年),中国饿死了好多人,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一年后,中国的形式有说好转,几年没有生育的中国人开始大量的制造人口,63年的人口出生高潮就是这样来的。中国停办了10年的高考让他们正当年时候赶上了。10年,那是什么样的概念,要知道中国抗战八年中国没有高等教育没有停,现在中央的领导大多的50年代的,再过10年,天下就是他们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24 22: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坛需要的官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24 22: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24 22:52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开始变好,人民生活也开始得到改善的一年。记忆犹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25 02:01 | 只看该作者
听说很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25 05:57 | 只看该作者

承上启下,年轻有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25 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25 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25 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25 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25 10:29 | 只看该作者
重温一段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2-25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25 10:46 | 只看该作者
青年才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2-2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2-25 16: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2-25 23:49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操心的缘故,这几位高管长得都不年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2-26 17:07 | 只看该作者
任重道远   未来之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2-26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平老山 于 2013-12-26 17:25 编辑

六零后应该成为承上启后的中坚力量。63生是六零后的中坚的中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7 22:26 , Processed in 0.06081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