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 A0 o0 y9 N" m1 e* ~ 2013年参加了两次中长纵渡活动:2 E" ?8 G& g' m1 x5 @9 A& I
---8月18日武汉长江“两舰游”(金口中山舰---武昌7.16舰),距离:30公里;游时:4.30小时;
( U6 n& Z6 Z, d6 g* \3 z' r1 f---9月8日嘉鱼长江“两码头游”(石叽头码头---潘家湾码头),距离:35公里;游时:5小时:
' {# A, m0 @. [0 U- @ C# ^5 ]" y 适时参加一些中长游活动,有利于激发潜能鼓舞自己,然凡事皆有度,如何在实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同时;避免少受伤害,我个人体会是:$ G l* g' F, `: J# T9 o: h
一,穿戴防护服:
( X8 @1 W, a- Y8 H+ M6 p1 O! ` --泳镜和耳塞;长江水浑浊,减少泥沙对眼睛的伤害:
7 X# p' c! \' k --泳衣和头罩;高温酷暑时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水温偏低时可以保暖降低身体热量消耗:
- S# s1 G' |6 g' r+ ]5 x1 ]0 S' [ 二,自备能量补给:
0 K/ T0 ]+ ?3 c$ [3 h6 \! Y' P9 W 凡参加人数较多的活动中,组织方提供的保障是有限的,能自备些能量补充是最稳妥的,只要中途能及时“加油”,再怎么游都有力气了。我找了个大口颈的塑料果品瓶,实用效果还可以,能量补充以卤鸡蛋,巧克力,营养快线饮料等高热量低体积为宜;8 F3 H4 i: L+ b P! p5 @
三.泳姿交替前行:
' z9 {# l/ {" `8 j 单一的泳姿长时间蹬划,会导致一部分肌肉和关节疲劳,疲劳过度就必然出现伤害,如各种泳姿交叉使用,就能使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以利连续作战;- S6 n1 O, i% g9 c& [. v
四.以泳速结泳伴:5 P m0 h- \+ J! ?' f
江河船舶多航速快,一定要结伴游目标大,同时单个出现不适情况时周边有人呼应,但中长游应以泳速快慢结伴为宜,会泳者他们自然游在前面导游,为后面的指示方向和航线; C& x% n4 W0 a# X( I2 @' n" Y) N. T* }
五.末尾前移:, |* |1 |, S" G
中长游属于精英挑战极限式,要确保这个层面的选手无负担地安全达到目的地,对于掉在后面的可采取“末尾前移”,用救护船把他们运送到“第一方阵”的前面,如此反复,既可降低“末尾”者参与的强度,又不影响“精英”者追求的速度,整体快速集中而好救护照应....。$ ?9 g4 a4 p1 n; H
凡活动皆有挑战,迎接挑战一定面临伤害,如何兼顾而三思之....。
9 _* {1 z4 z% h8 ^, ~" |+ o) I8 H: f6 G7 y* c! Z, ?1 b/ P0 t6 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