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三十抵达三亚 给好心车主电话拜年 7 ^; n7 F. U9 o, a5 X
+ Y# V) m7 t1 c0 q! d; x. F5 t8 {7 g
搭车旅行,与冒险的刺激相伴随的,不只是风餐露宿,还有精神的绝望。
- M% `) G, f1 E" `2 H0 J7 Z0 { p% ]
到达广东开平市梁金山服务区时,正赶上春运返乡大潮。当时他们已买好了大年初一从三亚回家的机票,但整整两天一夜,他们一辆车也没搭上。
. V: Y5 t# ~6 ^
% I0 G, J( z% ?$ u9 R& x 他们把帐篷搭在草丛里,啃着压缩饼干,喝着冰凉的自来水,“精神都崩溃了!”当一家三口答应搭上他俩时,“那一瞬间,我们幸好还记得自己是东北爷们,把泪水硬是咽了回去。”刘畅把当时的感受写在了QQ日志里。到达三亚时是大年三十,两人放了挂鞭炮,吃了200多元的肯德基,实现了很多东北人“在三亚过年”的梦想。
6 ?2 D4 t. K' p$ Z4 t7 E. C: y( K2 E; U2 j
这一路上,有民营企业老板给他们讲“成功的三要素”,有医院院长跟他们聊专业问题,有叔叔请他们吃文昌鸡,还有一名政协委员递上香烟和名片,主动找他们聊天。在三亚时,刘畅给每一位搭载过他们的好心人打电话拜年,他们听说刘畅二人一路搭车到了三亚,都送上祝福,还有些许的惊讶。& e X$ s0 K( G1 W
' e0 @- j; B! y 当然,一路上碰壁就更多了。“不相信我们的,给白眼的,甚至骂骂咧咧的……”刘畅觉得,这23天的经历,比他前二十年遭遇的挫折还要多。
: Y1 O6 j$ k0 K
8 j! R7 f9 D3 g& q8 V; r+ V3 w 对话:这是一场男人的旅行- }$ ~. G4 V6 y4 z/ k
9 j' j5 l& {/ f 记者:因何想到搭车旅行?) ^3 g- }' {# {3 {
' c' V4 }) m5 f
刘畅:我以前就在网上看过关于搭车旅行的报道,很向往,所以这次谢广林一提议,我就答应了。这次旅行,有人羡慕,但我觉得没什么好羡慕的,因为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做到。我是在从三亚回来后才看了《搭车去柏林》的,我很欣赏和认同这句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7 X" r' J2 L! D T4 n, ` Q( e
1 \0 T; T) P2 o; j3 ]5 Z 记者:搭车去三亚,你告诉父母了吗?他们支持吗?
Y+ H' v' \" V" V5 p2 a" }( ^! Z( r2 c3 J
刘畅:我知道父母不会支持我的,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起初没告诉他们,而是在大年三十到达三亚后,打电话告诉他们的。当时他们几乎被吓傻了,震惊了,但没责怪我。母亲非常兴奋,逢人就说“我儿子搭车去了趟三亚!”
( d/ M6 U3 g; a6 z2 o, B2 `0 J8 }# O* o' ^- i
这次旅行的经费,我没有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哪怕是他们主动给我,我也是婉言谢绝,因为我清楚,这是一场男人的旅行,希望以后我的孩子看到我21岁写的日志能收获点什么,我也愿意详细地跟他分享我的故事。
v; x7 x7 m# m4 _0 n( J7 ]
+ s/ ], |9 k# u7 Y y 《在路上》影响 一代美国人
0 V- r$ c: S& J
2 x' Y0 U5 Z+ f 《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此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被公认为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 P# X7 T8 z0 t) G. B4 p2 }& i4 T
* x0 P( X' I, g5 @ 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过了18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
3 x& m" r* j9 H! U [, Z) o8 S2 g0 s" \, E
特别提示:搭车尼泊尔今日上路
: ^! V9 }- y8 G; i5 b I! b& _* ] s+ t+ I
今日,刘畅将与谢广林踏上第二次搭车之旅。谢广林乘火车来石家庄,将于今日12时许到达。他们已准备好行囊和独特的“西游祈福篇”,朝宗教圣地——尼泊尔蓝毗尼进发。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d! Z& C. B% a% V9 [$ m, ?
0 }7 {: U: R( P4 y+ E6 w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