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同感心理学感动别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 2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利用同感开启对方的内心世界

  韩非子曾指出,要紧紧抓住对方内心,靠的不是渊博的知识,而是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他的话大意是:说服之难不在于见多识广或表达之难,也不在于有否直抒己见的胆量,而在于看透对方的内心,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样的一句话也会因对方的情绪变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读懂对方的内心才能控制其情绪的变化。沉默的人就是一扇关闭的门,如果你在交往中稍有不慎,那么对方就永远不会向你打开心扉。

  怎样才能使"沉默寡言"的人敞开心怀呢?应该先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引发其产生心理动摇。如果你对他的"入侵"超过了一定程度,一般人都会产生心理动摇。

  你还可以使对方感觉到你十分同情他的处境。如果对方因为遭遇挫折而不言不语或顾左右而言他,你不妨表示同情,比如对他说,如果你处在同样的环境遇到同样的事情,肯定也会失败。这样对方就会担心他再保持沉默就会被你误解,从而与你展开交谈。

  空谈道理是没有用的

  现在有人称当今的年轻一代为"等待指示的一代",虽然能做到尊重上司或前辈,并妥善处理自己份内的工作,但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和积极性。只要做完分派的工作,即使有剩余时间也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一到下班时间,立刻走人,即使看到前辈或上司仍在忙碌也无动于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普遍存在。

  其实,即使认为是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只要具备一定契机和理由,人们大多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作出积极的姿态。年轻一代也不例外。所以说,能否感化别人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情感、需求、本能等所谓的行为动机。虽然在理论上认定某事与自己无关,但如果受到情感或需求上的强烈诱惑,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其中。

  空谈道理是没有效果的。大多数人会以"就是不喜欢"或"没什么理由,就是不相信"为由来拒绝对方的劝说。这时首先就应当考虑如何唤起其行为动机。虽然人的思维方式会随着时代而改变,但情感、需求、本能等本质的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即便是年轻人也会接受行为动机的引导。尤其在公司,如果能形成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工作氛围,情形就会大不一样。年轻人也有为取得成就而积极进取的需求。
2#
发表于 2007-9-1 21:07 | 只看该作者
是个窍决
3#
发表于 2007-9-1 21: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启明[/B] 发表: 沉默就是一扇关闭的门,如果交往会向你打开心扉。
4#
发表于 2007-9-1 21:54 | 只看该作者
说服之难不在于见多识广或表达之难,也不在于有否直抒己见的胆量,而在于看透对方的内心,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5#
发表于 2007-9-1 21:06 | 只看该作者
沉默就是一扇关闭的门,如果交往会向你打开心扉。
6#
发表于 2007-9-2 16:2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攀登极限运动884443[/B] 发表: 说服之难不在于见多识广或表达之难,也不在于有否直抒己见的胆量,而在于看透对方的内心,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7#
发表于 2007-9-3 09:3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受到情感或需求上的强烈诱惑,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其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5 09:45 , Processed in 0.04239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