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界定陈宏谋是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又是清代的理学名臣,有“勤政务实、政绩显赫、著述甚多、口碑载道……”等盖棺之论。去除这些鉴定考评似的褒语美言,如果要简明概括陈宏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勾勒出他的品学轮廓。 一,能打破清朝吏治常规,回广西当官,见其忠良 清代的回避制度相当严格,特别是不能在家乡为官这一条明确列入了《清会典》。但是,当年的乾隆皇帝却为陈宏谋破此规制,亲自下旨调他出任两广总督,并御批陈宏谋虽为广西籍官吏,“但久任封疆,朕所深言”,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任。 二,能替乾隆代理朝政,足见朝廷对其柱石之倚 乾隆皇帝南巡时,陈宏谋曾以东阁大学士身份代理朝政。汉族官员能替皇帝代管朝廷国务,肩鸿任巨压一身,非柱石忠良难获此器重,非旷世逸才难于胜任。 三,临辞世才准解甲,高规格还乡礼遇,见其功德 1771年,风烛残年的陈宏谋才因病获乾隆御批辞官养老,不舍之挽留表明了朝廷对其依赖性。 依明清惯例,新官上任,出城五里为迎迓首站;旧吏离职,五里亭为送别终点。而陈宏谋还乡时,不仅乾隆帝亲自为他饯行,并御令陈宏谋回乡所经之处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料理护行。打破惯例的高规格还乡礼遇,是一种嘉奖,更是对其为官一生的充分肯定。 四,生前著述曾极大地影响后世,改写过中国的历史 陈宏谋生前著述150部300万字,内容涉及军储、水利、吏治、民生、儒学、政论、教育、工业、商务……等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且论述精辟,学术价值极高,非饱学之士,又经长期实践之经验总结,不能竟功。因而《清史稿·列传》卷三百七《陈宏谋传》这篇史传,把陈宏谋从众多的“贤臣名宦”中提高到“最贤者”之最高赞誉。 无论在他的生前还是死后,历朝历代都有人从他的著作里找到破解难题的策略和途径,延及至今,惠泽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