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从事健身运动的人认为运动后的冷却是浪费时间或认为不必要,其实运动后的冷却同运动前的热身一样重要,只是它们的目的不同。人体在运动之后,需要逐步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这一过程不仅达到消除锻炼时的身心紧张,也是消除疲劳和加快恢复的重要环节。 运动之后为何要进行“冷却”?从运动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剧烈的运动引起机体各系统的高度紧张,尤其神经肌肉系统、循环系统,以及骨骼肌供能方面,大量的血液运输到骨骼肌,满足肌肉运动的需要。这时如果突然停下来,血液很快回到心脏,引起骨骼肌代谢生成的废物,如乳酸等不能及时排除,导致肌肉代谢废物积累,引起肌肉酸疼等症状。而进行适当的放松“冷却”活动,可以加快骨骼肌代谢废物的消除,同时给予骨骼肌提供氧气和养料,有利于消除肌肉疲劳和加快机体的修复进程,及时的冷却能减轻肌肉的延迟性酸疼现象。另外,适宜的运动后“冷却”,可以让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肌肉、关节、韧带等都能得到运动后的放松、循环系统及时恢复生理活动常态。从心理学角度看,运动刺激后的心情放松过程,对人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心境也可能使原先感觉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 运动后的“冷却”,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整理的过程。舒展的慢动作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过速的脉搏和升高的血压逐渐降至正常,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运动后的冷却一般采用舒缓的运动,慢跑、伸展运动、有氧健身操,以及深呼吸等。对于专业运动员,一般持续10~15分钟为宜,运动方式也以交替进行,如运动中以跑为主的运动,在放松时可以选择跳或走的方式进行。运动后适量的水分和能源物质补充也有利于消除疲劳和加快恢复。对于运动爱好者,一般采用3~5分钟放松运动为宜。 另外,运动后的冷却,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来休息,也不要运动后就很快冲向浴室洗澡,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易导致头晕、恶心甚至心率衰竭,延缓疲劳的消除。最后让我们记住,运动后的“冷却”,应该是完整健身运动的重要环节,做到体育锻炼有始有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