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一条关于台湾女子被虾刺伤后不日身亡的消息,在微博上疯转,不少网友跟帖表示不相信一只小虾有如此杀伤力。 事实到底如何?
$ P4 ^& |6 t& C$ f, C+ ~3 P( P# e 记者昨天从浙大附属第一医院以及沿海的宁波市第一医院了解到,这样的事情我省每年要接诊多例。特别是一些喜欢接触海鲜的人,如果存在免疫力低下或者肝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很有可能像台湾女子那样中招。0 H$ ~" m2 n* ~, T$ E
浙一每年收治至少10例类似病患
; r+ |3 x: D3 C2 M* W6 |' l/ c 据台湾媒体报道,住在台中市神冈乡的一名蔡姓女子,在烧虾的时候不慎遭活虾刺了一下右小腿,当时伤口很小,她仅以优碘消毒伤口。4 g+ y5 ?/ G$ Z" s, i0 _/ ]/ ~
没想到第二天凌晨,伤口突然出现红肿硬块且疼痛难耐,家人急送医院治疗。医师判断是遭到细菌感染,立即进行清创处理,并对右腿进行截肢手术。但病情仍未见好转,10月1日不幸去世。6 C1 h+ U: |1 X
医院表示,蔡女士是海洋弧菌感染造成坏死性筋膜炎,并引起败血性休克,最终导致死亡。
+ l2 {* C% y# x) s/ g “不仅是被海鲜刺伤,吃下去也有可能发生这一情况。”昨天,浙大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在听记者转述了这一案例后,一点也不吃惊,她说,“这个现象并不少见,只是许多人还不了解而已。我们医院每年至少收治10例左右这样的病例,尤其以春、夏、秋三季最为多见。”
8 E" o& \& V6 _, g/ G! { 半个月前,盛主任就接诊了一名慈溪患者。患者今年40岁,男性,起因就是吃了贝壳类食物,起初出现腹泻,后来双下肢坏死,送到医院及时进行截肢抢救后,才保住性命。
2 C' S! a0 {/ I. n1 d “并不是小虾多厉害,真正致命的是海洋弧菌,其实这种细菌正确的叫法是海洋源性创伤弧菌。因为一般情况下,海鲜不会致命,只有出现伤口了,才有感染的可能。”盛主任说,在日常接诊中,小虾并非是唯一的感染源,梭子蟹、青蟹、贝壳类、海鱼等都发生过感染事件。
) G7 i! A- E3 S) e; l+ S7 o, }3 r 19岁小伙子命丧创伤弧菌
6 D- R/ x; h. Z1 }) ~$ Z( m( f2 U 对于这种细菌,我省沿海的医院更有切身感受。! h# L- f5 X, f' g' T9 ?2 w
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主任宗建平,早在8月中旬,就在自己博客上发帖,专门介绍了创伤弧菌,提醒大家要注意。昨天,他听记者转述了台湾女子的事情后,连连表示惋惜。; f9 G0 ] c) N, y" }
“创伤弧菌有海洋无形杀手之称,在海洋内普遍存在,只要是海里的生物,都会携带。”宗主任说,作为毗邻海洋的城市,每年都会接诊到一些病例,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 W9 R! P6 N# {' d0 w" ?+ P0 N; u 之所以早在8月份就发帖介绍这个细菌,是因为参与会诊了一例从象山转过来的19岁小伙子,让宗主任印象特别深刻。
7 [# @/ t7 T5 q$ o. x( b# d4 L" ? “小伙子是外来务工者,常年在海上作业,划伤是难免的,也就有点疏忽大意了。”宗主任回忆,当时这名小伙子送到当地医院的时候,臂部出现了红斑、紫癜,并迅速散发到下肢、肩部,伴明显的疼痛。2 H/ Z0 o* f% D% }/ F' r0 ^
次日凌晨,小伙子转到宁波市中医院就诊,专家会诊后诊断为海洋源性创伤弧菌感染,建议立即截肢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因为不了解病情的严重性,截肢的建议遭到家属拒绝。8 j) j3 u, z' s
第三天,小伙子病情急剧恶化,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4 \& J6 X) X/ A1 z+ ?
正是因为这个案例,让宗主任开始留心创伤弧菌,尤其在今年医院一连接诊了3例患者后,宗主任决定在网络上科普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y0 V4 D1 X, c8 D/ F) B9 y
免疫力低下者要特别小心1 {/ K% k" i" V
创伤弧菌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细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宗主任专门收集了多方研究情况,介绍该细菌。
5 \; f m2 }% B- s: a 创伤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1971年,Blake首先报道本菌引起疾病,现知包括三个生物型:I型对人类致病,能够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和伤口感染;Ⅱ型是鳗鱼的主要致病菌;Ⅲ型于1996年夏季首次报道,能引起人类败血症和软组织感染。
0 i+ I" Y3 a' n+ }# [5 o0 T 在美国所有经食物途径传染的传染疾病中,创伤弧菌引起的死亡最高。近年来报告美国、韩国、日本及沿海各国因生吃牡蛎导致原发性败血症,死亡率高达70%,而且该菌快速致死,感染者多在1~2天内死亡。
! ~( T2 w4 I; D8 K2 p “创伤弧菌的感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消化道摄入,比如贝壳类等海产品以及生鱼片;另一种是皮肤上直接感染,比如接触海产品时产生了伤口,创伤弧菌就会侵入人体。”宗主任说,人与人之间不会相互传染,所以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感染了创伤弧菌,不用太惊慌。8 `! Y$ ]0 P2 ~2 z, z. e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吃海鲜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疑问,同样都接触了海鲜,为什么有的人会感染发病,而有的人不会呢?% H! L/ V1 u* U' [% y. o( e, `
宗主任表示,一般的感染是很轻微的,但如果是以下高危人群,就要特别小心了:酒精性肝硬化、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慢性肝炎、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淋巴瘤等。
w& D/ f4 |$ E 被海鲜划伤后注意伤口是否红肿
$ [4 ?2 ]- r& I 长假期间,许多人会去海边度假,自己动手捞捞螃蟹捕捕鱼,有些人还喜欢在海边处理生蚝,一边挖一边烧烤,享受自助的美味。这些行为无形中也增加了被海鲜划伤的机会,那是不是说一旦被划伤都要去医院就诊呢?
5 V: S8 V7 F0 }4 m" e0 c “关键看是否出现红肿,如果划伤的地方出现红肿,一定要小心,最好马上到医院去就诊。不过这个观念现在许多市民还无法接受,觉得小伤口而已,犯得上用高级抗生素或者住院观察吗?如果说要截肢,更加让他们难以接受。”宗主任感叹,创伤弧菌的杀伤力如此之大,和许多人对这个细菌不了解也有很大关系。
: \/ i2 R/ k+ G" ]* k n' l& p 盛吉芳介绍,如果感染了创伤弧菌,几小时内皮肤就会出现溃烂,两天内组织坏死,随后患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丧命。该细菌发病非常之快,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V! p0 k" o0 X) }& r
“皮肤有红肿的时候,最好马上就医,因为如果等到出现小水泡乃至大水泡等情况时,很有可能肢体也已经被感染了,救治的难度就会增大。”宗主任介绍,皮肤红肿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如果有被海鲜划破口子的情况,最好能引起重视。
2 b+ _* c4 E' f4 G, X 同时,专家也建议市民,一定要把海鲜煮熟后再食用,不要贪图鲜味,尽量少生食海鲜。(通讯员 戎斌 于涛 本报记者 黄淼君)
2 x: D+ v! d4 H$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