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夏我的川渝鄂冀之旅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2-8-17 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2-8-17 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9:26 | 只看该作者
山间小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您买我卖自由。  发表于 2012-8-17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7 19:45 编辑

7月19日换了胃口,“品尝”千年不朽的伟大工程——都江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2-8-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2-8-17 19:26
山间小贩



                         游人如织双桥汇,

                                 秀山酉水清音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2-8-17 23:1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感谢你的关爱!  发表于 2012-8-19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2-8-18 12:03 | 只看该作者
韩老不简单,携眷入四川。千里会泳友,巴蜀真情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42 | 只看该作者
阳光当代(张) 发表于 2012-8-18 12:03
韩老不简单,携眷入四川。千里会泳友,巴蜀真情留。

你好啊!我的快乐与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4:48 编辑

    7月19 日开始都江堰的观光旅游,都江堰——古今中外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根据导游讲解、查询资料、自我体会分析后,小结几条:
(1)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同时根据液体离心力(回流)原理使水中80%的泥沙冲入外江。
(2)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第二道分水处(离堆)西侧有“飞沙堰”工程,又将水中15%的泥沙冲入(二次)外江,而从宝瓶口流出的水中泥沙仅有5%。可见,流入成都平原的水质是多麽的清澈。
(3)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为了控制水流量,在进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华阳国志·蜀志》)。这些石人显然起着水尺作用,这是原始的水尺。从石人足和 肩 两个高度的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并且已经掌握岷江洪、枯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23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 堰流原理.
(4)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至二在渊中 , 二在渊中是指留在内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为都江堰岁修深淘滩 的控制高程。通过深淘滩,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地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9-2 19:24 编辑

都江堰

楹联:


主题:都江堰
睿智绘蓝图,水力疏导、清浊分流,工程千秋富天府;
妙手拓峦嶂,鱼嘴开江、宝瓶吸乳,李冰万代溢馨香。
                  19/7—2012(壬辰年六月初一)于都江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42 编辑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同时根据液体离心力(回流)原理使水中80%的泥沙冲入外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41 编辑

x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48 编辑

    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第二道分水处(离堆)西侧有“飞沙堰”工程,又将水中15%的泥沙冲入(二次)外江,而从宝瓶口流出的水中泥沙仅有5%。可见,流入成都平原的水质是多麽的清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19 编辑

飞沙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2-8-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夏橙 发表于 2012-8-17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45 编辑

    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至二在渊中 , 二在渊中是指留在内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为都江堰岁修深淘滩 的控制高程。通过深淘滩,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地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犀(江底平面标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2-8-19 15:36 编辑

安澜索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6 17:41 , Processed in 0.0734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