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白云515 于 2012-5-17 13:11 编辑
- O4 c+ T3 A+ ]- v( m: K
0 j5 J) \ C1 q 5月7日-10日,应朋友约,搭车到荥经县三合乡,开始了牛背山之旅。牛背山是二郎山脉的分支,最高处海拔3666米。当地人叫野牛山。在上了七道拐的垭口,从西向东看,其北面一尖山状如牛头,整个山脊线轮廓形似牛背。据说它的出名源于《中国国家地理》记者吕玲珑的一篇游记。见诸媒体后,各地驴友,骑友,摄影发烧友纷纷涌上牛背山。
' y. W) [) s9 d7 X) h! ~* ~, M 早在一个月前,就在筹划中。在网上查看了一些资料,知道上牛背山,对年轻人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可像我们这些老不熄火的早该报废了的破旧车,就不得不认真对待。记得18年前在峨眉金顶我就气紧,13年前在黄龙沟只爬到洗身洞就无功而返。虽然近几年锻炼小有成效,翻折多山,骑拉鸡山都能适应。毕竟岁月不饶人,我作了周密的应对。一是缩短每天的行程,二是事先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 。
6 ~' \0 m9 `6 W1 j) w 搭乘班车到三合乡,骑车上山的计划搁置,是因为方1联系了一辆轿车上山,我觉得不可能成功。牛背山的道路很原始,坡陡弯急路面松散,山水横流,路基不稳定,不是越野车休想问津。但我拗不过他三人,少数服从多数(哪怕真理就在少数人手里)是国人喜爱的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导致这次的两天山道步行。过了三合乡前行约16km,到九把锁。这是在高山深涧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来的路,通往早已废弃了的祁家河小煤矿。车几次熄火,三人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推车,还是无法前进半步。
9 o! N$ R$ [$ w0 b6 ^, |5 g3 x4 L! e- X4 u" L5 B, k
1.6排量的车是没法开上去了。就在我们在悬崖绝壁的一弯道处掉头时,一辆2升排量的双人座桑塔拉开来,姑娘下车,小伙子硬是开了上去,可见爱情的力量之强大。叹服之余,乘天色还没黑尽,我们悻悻而返。- |/ t5 `- q9 P$ s" c' [
下山约六公里,见到黑暗的大山有一处灯光,原来是一小水电站。去与值班人员交谈,同意我们在院内搭帐篷,李姓师傅还为我们煮面。
/ m/ \5 S# i$ s5 r, i, J
7 C! T: `( E" }- I6 k" D8 O..........
2 }" m# w# k* M/ ~ 次日清晨六点,我们离开代璜沟水电站,步行上山。这里到煤坪10公里,翻过山王口垭口(海拔2890米)是青衣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其实,在山王口垭口到冷蹟,牛背山,三合乡的三岔路口这一段路上,只要天气晴朗,一样可以望见贡嘎雪山。+ v' o9 O( p1 t9 X) r" \1 S
在三岔路口遇见一神勇的单车骑士,他称是江苏人,网上组织了十人骑行拉萨,在泸定县听说了牛背山,决定上来一看。队友还在后面。从这里再到牛背山垭口是著名的七道拐,老漆爬到三道拐,就已近崩溃,想打道回府,幸遇一越野车还有一空位,年轻人愿意搭乘。我们赶忙把行李背包托他们带上山去。到牛背山垭口(海拔3200米),就可以远远看见一头巨大的黄牛横亘在你的面前。这时已是下午四点了。怎么也不相信,我们十个小时才走了25公里路。我们估计应在30公里左右。最后七公里,是在海拔3200米的高度一步步升高。我明显觉得气紧,头隐隐作痛。走十几步,停一下,趁机拍点照片。心想在天黑以前能刚到观景台就行了。下午六点半,登顶成功。+ m1 q6 ^ @; c/ m {3 n$ E5 V$ Z
站在牛背山山顶,许多人都喜欢用“我终于征服了什么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而我只是觉得,一个花甲之人,用自己的脚力,能站在这里环顾360度,可把四川的众多名山一收眼底,就是我的幸运了。一个人不管他曾经站得多高,最终他还得回到原地,回到他最初的原点。山还是那么高,路还是那么长,曾经在某个时候,我来过,就行了。一路拍了200多张,每一张对我来说都来之不易,可以伴我终身欣赏了。: X( Q: _# K# x" X% T8 c" b B o
这就是我们,几个糟老头子甩火腿竟然甩上了牛背山的故事。& n" C0 O2 s, g5 o& X
其实,最要命的不是上山,而是第二天的下山,火腿已近僵硬,但还是必须甩下去。我们听说,不久前有一家五口开车冲下悬崖的惨剧。一路上步行,看见道路这样的糟糕,谁还敢坐车?当然,坐在车上对道路的感觉又是另外一样的哈。反正,我们是吓嘘了的,宁愿把火腿甩到底。
; D$ g) v6 M/ F( g3 M# P7 N1 u$ N! K1 k9 h: L1 r) k;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