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栽培于四川、安徽、浙江等地。夏秋季采挖。入药可生用、酒炒、或炒用。& ], m$ V# p D1 D J- N0 m
芍药分白芍和赤芍两种,临床功效各异。
, F4 j2 {7 B# h3 n; A' V; g T/ S 白芍: 性微寒 味苦、酸。 归肝、脾两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
1 g& [/ r6 x6 G" W! h 临床应用:
. g ` ^) ^+ X, u5 @6 Q 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自汗、盗汗。本品能养血调经,常常用于妇科疾病。如调经的基本方“四物汤”就是由白芍配伍当归、川芎、熟地顺组成。经行腹痛加香附、延胡索;……。本品能敛阴止汗,白芍配伍桂枝、甘草、生姜、红枣即“桂枝汤”可调和营卫,临床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 e, R! U4 s0 f4 Z2 p- |
2.用于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急作痛。本品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如“消遥散”以白芍配伍当归、白术、柴胡等,临床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
2 o8 D- n8 c/ x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高血压、高血脂)之症。本品能平抑肝阳。白芍配伍生地、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
8 Q- c& Y$ ?4 x& |2 \5 Y 赤芍: 性微寒 味苦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作用。
/ M1 ?, }3 m |- j. V 临床应用:
; @' P' \& s: ]; z# i- R! Q 1.用于温热病、热在血分,身热、发斑疹,以及血热所致吐血、衄血等。本品能清血分郁热。赤芍与丹皮同用,或配伍犀角、生地、如“犀角地黄汤 ”……。; U$ y s/ O7 j* C/ I/ [
2.用于血滞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证。本品能祛瘀行滞并缓解疼痛。活血通经赤芍可与当归、川芎、丹皮等配伍,如“滋血汤”;外伤瘀痛可配伍桃仁、乳香、红花等。
: |4 ]4 s+ H* i4 n* \ 3.用于痈肿、目赤肿痛等证。本品凉血、祛瘀而散肿消痈,并能止痛、泻肝火 。治痈肿疔毒,赤芍可配伍金银花、黄连、蚤休等,如“夺命丹”;治肝热目赤肿痛,赤芍常与菊花、木贼、夏枯草配伍运用。……
3 k) B4 g' T& \8 {& ?$ }5 v 在中医的“十八反”中,芍药反藜芦、所以芍药是决不能与藜芦同用。
% w ]# f& X8 s, c) P!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