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武汉老宋 于 2012-1-19 06:48 编辑
大家好!
今年初,我们通过有关领导和人大代表将《关于在两江四岸建设水上救助志愿者值班室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交两会,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政府的重视,在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期、分批解决。下面,全文转发。请两江四岸各冬泳基地的广大冬泳(游泳)爱好者、有识之士提出更好的意见、方案、设想……充实、完善“报告”,为在两江四岸建设水上救助志愿者值班室的期盼得以早日实现。
关于在两江四岸建设水上救助志愿者值班室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市人大、长江委: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商贾云集、交通发达、河湖交错、得水独厚,是闻名中外的“江城”。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以及她的最长支流—汉水在城中交汇,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武汉市冬季湿冷,夏季酷热,两江四岸,百湖之都,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一大批游泳爱好者和冬泳爱好者。如何满足成千上万游泳爱好者日益增长的对公开水域全民健身的游泳活动场地、安全设施、游泳场馆建设诸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实现“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奋斗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仅就在两江四岸建设水上救助志愿者值班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现状(民间): 在我市中心城区有几十支冬泳队的数千名冬泳爱好者一年四季坚持在长江、汉水、东湖进行游泳(冬泳)锻炼,他们既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参入者,亦是水上救助的志愿者。有越来越多的游泳爱好者加入到全民健身游泳(冬泳)锻炼的行列,我们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 (一)多年来,每当盛夏时节,市民在工作之余,往往携家人、邀亲友到较近的江、河、湖边戏水休闲、纳凉,去暑消夏。尤其是傍晚时分,长江、汉水两岸的江中泡满了人(下饺子),由于忽视安全,往往在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到长江、汉江游泳。溺水事故频频发生。 (二)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每年因各种原因溺水死亡的人数通过媒体报道的超过了百人,如果包括很多没有报道的溺水事故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据水上分局执法大队透露2011年超过300人)。特别是到了暑期,因戏水不慎引发的溺水伤亡事故呈直线飚升的趋势,尽管各级政府、海事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增加了投入、采取了很多措施。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收效甚微(至少不明显)。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市民关注、媒体关注、政府关注。 (三)两江四岸目前有近40支冬泳队伍,其中80%的队伍都加入了武汉市游泳协会。少则30—50人,多的超过了200人,为了锻炼身体,他们一年四季都在长江、汉江、东湖游泳健身,常在河边走,经常会遇到溺水的突发事故,出于本能,他们往往勇于施救,见义勇为的事迹经常见诸报端。 (四)有些冬泳队经过长期的努力,与江滩办公室、水上派出所甚至区政府反映,经过多方协调后才允许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临时搭建简易的遮风挡雨棚为方便队员更衣,如钢城冬泳队、月亮湾冬泳队、江岸冬泳队、平湖门冬泳队。而大多数冬泳队则没有这个条件,长年累月,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在露天更衣,有些冬泳队员甚至裸泳,与美丽的江滩很不协调。 (五)几十支冬泳队就是几十支全民健身志愿者水上救助队,在两江四岸形成了一个拥有数千名志愿者的水上救助网络。如果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值班场所,是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坚持下去的。 (六)长江武汉水域,货运、客运繁忙,各种船只川流不息。从3月—11月,特别是6—10月,游泳爱好者每天或三五成群或几十人成队,全天候地横渡长江或在主航道上漂流,严重影响了水上交通管理秩序,游泳者自身的安全也存在极大地隐患。 二、现状(政府管理部门): (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两江四岸已建成了长达26公里居全国之首的美丽的江滩, (二)出于安全的原因,政府相关部门是不同意、不支持广大游泳爱好者到长江、汉江游泳的,在江边,经常可以看到“水深浪急、严禁游泳”的警示牌。 (三)出于规划、泄洪、观赏诸方面的考虑,水务部门、江滩管理办公室是不允许在江滩搭建任何建筑。 三、我们已经做了的工作和设想 (一)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在三镇公开水域义务培训救生员,为冬泳爱好者讲授救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让他们在游泳健身的同时,掌握自救、互救和他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在各冬泳基地建立了水上救援志愿者的队伍,今年11月,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游泳协会专门举办了一期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培训班,培训了中心城区、远城区包括新洲、蔡甸在内的各冬泳组织的队长和骨干150多人,效果非常好。体育局、体育总会、体跳游中心的领导亲临培训班为各冬泳队授“武汉市全民健身志愿者水上救助支队”的队旗,同时赠送部分救生装备。 (二)这几十支冬泳组织,数千人,常年坚持锻炼,活跃在两江四岸。涉及到数千个家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果能够把这支队伍充分调动起来,人人都是志愿者,在两江四岸形成一个全民性的救生网络。将会大大减少和缓解令市民关注、令媒体聚焦、令政府担忧的“溺水”问题。 (三)每一支冬泳队都有一个相对安全和稳定的基地,有些水域,看似水深浪急(如龙王庙、江汉桥、汉阳门),实际上相当安全(冬泳人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一年365天都在同一个地点游泳健身。武汉的江滩建设得非常漂亮,江滩内也有不少建筑,能否考虑(在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请长江委、市规划、水务、堤防等部门统筹,允许在这些冬泳基地建筑风格各异,与江滩风景匹配的永久性房屋,作为水上救助队的值班室,提供一些必要的设施和装备,把这项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是一件为民办的实事、好事,为民解难,为政府分忧。 四、在江滩建筑水上救助队值班室完全可行,一举数得,利国利民 多少年来,武汉市的老百姓喜欢到长江、汉江、东湖、水库……公开水域游泳,他们乐水、爱水、亲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你允许不允许,挂不挂“警示牌”他都是要下水的。 一方面是广大游泳爱好者(老百姓)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安全管理。这的确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发展,反映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我们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不能采取简单的“堵”、“严禁”……而事实上的放任自流。最近,福州市人民政府组织体育局、水务局、海事局、水上公安、游泳协会等部门领导到我市考察长江、汉江群众性游泳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少说明福州市政府把群众性游泳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到政府的工作议程上了。矛盾总是要解决,回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能否集思广益,采用“疏”的办法,因势利导找到一个结合点是关键。 (一)涉及到安全问题,政府不便直接出面,但可以通过长江委、市规划、水务等部门研究,在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在两江四岸26公里长的江滩上(冬泳基地)设计与美丽江滩相匹配、建筑风格各异的“武汉市全民健身志愿者水上救助队值班室”。 (二)资金财政拨款当然最好,如果不行,则寻求那些热爱、关心、支持游泳活动的企业和企业家、有识之士当作公益事业为之解囊。 (三)突出重点、逐一考察、核实,分批、分阶段实施:如龙王庙、江汉桥、钢城、大堤口、平湖门、鹦鹉、江岸、东湖等基地先行一步。 (四)后期管理交给武汉市游泳协会。原则上每个“值班室”组建以冬泳队长为责任人,队委会成员为基本骨干的管理委员会,适当给一点补贴和基本维持费用,其余人员都是志愿者。(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 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让老百姓更爱武汉,更认同武汉,是本届党代会上,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报告中发出的响亮誓言。武汉市政府从2003年起,每年为市民办“十件实事”,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丰硕。建立了一批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路修好了、路灯亮了、健身器材多了 但是,“十件实事”的内涵要进一步扩展,不能停留在初级层次。爱武汉,认同武汉,需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有幸福感。 我们再次建议市政府尽早解决此问题,因势利导,把群众自发的游泳健身活动纳入政府的有序管理之中。我们武汉市游泳协会愿在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为武汉的群众性游泳活动的健康发展出力。 武汉市游泳协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