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2000多万购校车 按美式标准制造
德清的“长鼻子”美式校车整装待发。 摄影:潘建明 李剑民
学生们排队上车,井然有序。 摄影:潘建明 李剑民
10辆“长鼻子”美式校车,从外形到性能,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制造,目前正在进行上牌等手续,几天后就将行驶在德清的乡村路上,护卫山里娃上下学了。到本月中旬,德清县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分三批购置的79辆学生接送专车即将全部投入运营。 这79辆车通体刷成橙黄色,标有醒目的“校车”标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上下车自动拍照装置等设备,承担着5000多名12周岁以下小学生的上下学接送任务,其中包括2所民工子弟学校。这个数字,占全县小学生的一半左右。
村里来了“大黄蜂”
这10辆“长鼻子”校车出自郑州宇通集团。之所以被称为美式校车,是因为这批“长鼻子”校车是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制造,以安全为第一要素。最突出的是在外形上,借鉴了美国校车的经典造型——“卡车头+公交车身”。之前,只有广东一些贵族学校曾购买使用。据悉,德清县光是购买这10辆“长鼻子”校车,就花费了400万元。 负责德清校车管理的永安学生交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华介绍说,这款校车车头向前凸出了1.4米左右,发动机设置在车头前方。这个设置的好处是万一发动机着火也不会伤及车身。当校车遭遇一些交通事故时,“长鼻子”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车上配有50个座位。其中有47个学生座椅,1个司机座椅和2个监护人座椅。每个座位都配有安全带。车窗下部封闭、上部可以推拉,以防止孩子在行车途中随意打开车窗造成危险。
最特别的是,除了醒目的黄漆和反光板外,车身上还装有两个红色的停车信号臂,在学生上下车时自动闪烁。当校车要减速停车时,也会像交通路灯一样闪,提醒过往车辆。
除了正在上牌的“长鼻子”之外,在79辆校车中,另有44辆已漆成黄色的大客车型校车从2009年开始已投入使用,据介绍,这些校车一样是按照国际最先进的标准设计制造的。
记者来到雷甸镇解放村梁家墩,亲自体验了一把。早晨6时半,在水泥砌起的候车站里,已经有六七个孩子在等车了。
六年级的梁丽溪是这个梁家墩候车点的小组长。“我们住得离学校比较远,走路上学要一个多小时。以前都是爸爸妈妈骑摩托车送我。前几年学校也有过小中巴接送,但我感觉,现在这个校车坐起来最舒服了,车里很宽敞,还有空调。”
“学校也租过社会车辆来做校车。听说现在这批校车,是按最先进的标准制造的,有正规公司管,而且车身上有好多标识,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校车。”村民朱悦送孩子来等车,夸起现在的校车,“样子好,又安全,美国人用的就是这个。”
“大黄蜂来了!”随着孩子的一声叫喊,远处驶来一辆黄色的大客车,正面和侧面都标示着“校车”字样,车身上除了“school bus”和安全标志外,还刷了两道黄色的反光线,甚是醒目。那股威风和霸气,倒真有些像电影《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 车子停稳后,大家自觉走到路边排成一队,按次序上了车。记者也坐到了第二排。
“请大家系上安全带。”梁丽溪“一声令下”,车里响起了锁安全带的声音。记者也准备系安全带,这才发现车上的安全带特别短,位置之间的间隔也特别小。
司机宋志平笑着向记者解释说:“除了驾驶位和副驾驶位,这车里的座位都是给小孩子设计的,传统大客车座椅后面的拉手全都取消了,免得孩子磕磕碰碰。安全带和座椅距离是根据他们的身高来设定的。你再看看那个靠背,是不是也特别短一点?”这些细节定制,就是传统30座大客车的车型,最多可以载50个孩子的秘密。
7时,校车从梁家墩候车点准时发车。停了两站,接上15名学生后,校车行驶到雷甸镇中心小学大门口。记者看了下手表,从上车算起,整个过程一共是11分钟。车子一路开得很平稳,没有急弯,没有急刹,速度也保持在80码之下。
众多细节暖人心
长期以来,农村用来运送学生的极大多数是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甚至是一些报废的车辆。车内肮脏、拥挤的环境和超载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解决这些安全隐患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愿望。校车工程被列入德清县2010年的实事工程。县政府在明确县教育、公安、交通、安监、财政、学校等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后,专门成立了永安学生交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来负责这批校车的运营。79辆校车,按照不同的载客量从小到大分为四种车型,一律是“专车、专人、专用”。
永安公司总经理陈国华说:“我们对校车底盘、车身加固、抗撞击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装GPS定位系统和上下车自动拍照设备,有些安全指标甚至超过了美式校车。每辆校车都配有固定的驾驶员,行驶在固定的线路上,任务结束后要按规定停在相应的学校里。除了接送学生上下学之外,不做它用。GPS定位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测车辆行踪,而上下车自动拍照设备则是为孩子的安全做记录。”
据了解,为维持这79辆校车的安全正常运行,每年需要投入500多万元经费。目前,全县农村学生每人每次乘车只需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除去学生自己负担的费用,县政府每年还要给予2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
甚至在大山深处的崎岖山路上,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校车的身影。莫干山中心学校位于莫干山镇内,过去,山里的孩子上学需要家长骑摩托车接送,迟到的事情屡有发生,雨雪天更是事故频频。2009年,作为校车工程的首批试点学校,山里的孩子们迎来了两辆黄色校车。
负责其中一辆校车的驾驶员盛根财告诉记者,在山里开校车,得比平路上更加小心,每次出车前都要检查车辆安全,每个转弯都要特别控制车速。公司每个月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时,这些问题都是反复强调的。
在车上,记者注意到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她叫谢叶菲,今年一年级,住在紫岭村,父母都在杭州打工。可车子开到了紫岭村,小姑娘却安安静静地坐着没有动,直到校车到了终点站,再原路返回到紫岭村时她才下车。盛根财说,因为她家在马路这边,刚才停的那站是在马路对面。 “所以在回程的时候才把孩子放下,可以让孩子少穿一个马路,更加安全。”德清县教育局安全科负责人姚国峰解释说,他们在所有的线路和站点设置上都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黄色校车有“特权”
学校与家的距离有多远,父母的牵挂就有多长。和谢叶菲一样,在德清的许多农村地区,村民们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孩子。家长一边为生计在外奔波,一边又时刻惦记着孩子的安全。
如今,这些橙黄色的校车终于能满载着众人的期待和希望上路了。它的出现,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现在的校车统一漆成了黄色,就和小学生头戴黄帽子一样,能够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校车一停,后面的车都会主动停下来。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关爱起孩子的安全,我们做家长的就放心了。”雷甸镇的沈红芬有一个三年级的女儿,自从孩子坐上了统一的校车,做母亲的提起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
统一的标志标识、站点站牌,德清县有关各方给予了这些校车行驶中的各种优先权,被社会称之为“黄色特权车”。德清校车的这种“特权”已逐步成为人们心中理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一次遇到路上在施工,刚准备下车催催,施工员立即打了个手势,清理出路面让我通过。还有一次经过一个只有单车道的隧道,对面要过来的小车也等在隧道口,让我先过。”有15年驾龄的王金辉现在负责着山区的一条校车线路,提起校车在与社会车辆交会时得到礼让的例子,他信手拈来。
“有时候上学遇到堵车,路上的车子都千方百计让出一条道来,让我们先走。”“每次下车,司机叔叔都会停得很稳。”“还会提醒我们‘一看二慢三通过’。”提起校车,学生们纷纷说起故事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公认的美德,全社会关爱孩子,给校车特权,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位在农村教了30年书的老教师如是说。
正是全社会的重视和责任,才使这一批橙黄色的校车的运行变成现实。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档关于校车内容的节目中动情地说:“它开始运送我们越来越大的期待和梦想。”
在美国,校车享有极高的路权。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总共有500多项,校区周围必须限速。目前,德清校车还亟待更多的社会关爱,来行使它的“特权”。据了解,下一步,德清县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即将制定一些相关办法,以保障社会车辆和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校车的主动让行,促成更为安全的校车之路。
链接:“牛”在何处
我是一辆校车,长得和我的美国同胞很像。我有一个1.4米长的鼻子,德清县政府花40万元将我买了过来,同来的还有我的9个孪生兄弟。听说过不了几天,我们就要出任务了。我们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被制造出来,不论是外型抑或性能,都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在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到底“牛”在哪里,让我来告诉你。
●车头更长车头向前凸出了1.4米左右,这增加车前部碰撞时的缓冲区和变形吸能区。发动机设置在车前方,万一发动机着火也不会伤及车身。
●底盘更高底盘超过1米,在与普通小车碰撞时基本不会直接伤害乘客。一般轿车前端及轻型客货车底盘大梁离地高度都小于1米,这样在侧面冲突情况下,主受力点在地板下方,能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
●信号更清晰采用醒目的黄漆和反光板,配备停车信号臂,孩子上下车时像交通信号灯一样闪烁,装有下车护栏。
●逃生更易除前后车门外,车厢顶部还设有两个逃生出口。车窗上部的玻璃也可以推拉,用随车配置的小铁锤可以将其敲碎逃生。前后车门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可以用紧急按钮打开。
●设计更精车内护栏全部软化设计,传统座椅后面的小拉手全都取消,车前面的护栏也抬高。配置专用学童座椅,每个座位上均装有安全带。座位及扶手的尺寸均按照孩子的高度和尺寸来设计。装有全景倒车镜,所有死角均可照到,因为学童个子较小,一旦开车或转向时没有看到很危险。
美国校车小历史
美国校车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在乡村地区出现的专门接送学生的车辆。到1910年,已有30个州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学生交通计划。1927年,蓝鸟公共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制造了美国第一辆校车。此后,校车得到不断发展。目前,美国每年有450000辆校车,运送约2500万学生上、下学,每年行程40亿英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校车运输网络,校车也是美国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美国,形成了由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三级共同管理的校车服务机制。
校车特权的背后
美国对校车的重视程度可谓是登峰造极。向来对“特权”现象嗤之以鼻的美国人,唯独为校车大开“绿灯”。
在美国,所有校车实行统一的标志,即黄色车身加黑色大块条纹,并喷以“School Bus”的醒目字样。按照美国交通规则,校车的路权可谓至高无上,其“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一旦校车司机将 “STOP”的指示牌打开,后面所有的车,无论几个车道,都必须停下来,即使总统座驾也不能通过。如果你看到校车旁边没有车,想绕过去,一旦被警察抓住,重罚是不可避免的。在全美国50个州,都有同样的一条交通规则: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此外,所有车辆在经过有 “School Zone”的标志区域时,必须减速,当“School Zone”标志上的黄灯开始闪烁时,所有车辆的时速不得超过15英里。
在美国考驾照时,遇到考区范围内有学校的,大家都会绷紧神经,因为稍一疏忽,考试就有可能被废了。有驾照的更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驾驶人每年度记12点,而营运性大客车驾驶人每五年仅为8个点,一旦记满8个点就要吊销驾照。开校车的,则4年内不得有3次以上的违规记录。
这些看起来有点保护得过头了的条款背后,有一个理念贯穿始终:孩子的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最有价值的财富!这句话,用红色大号字体印在田纳西州的《驾驶员手册》上。
可以看出,美国的校车,在硬件设计上,安全度是普通高级轿车的40倍,但其无与伦比的安全度,更来自其运行的文化软环境。其实,不唯独校车,被称为“车轮上国家”的美国人,对汽车与人的关系领悟得颇有心得,汽车是服务于人的,所以它首先必须学会尊重人类,尊重生命。也因为,当效率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说回到校车上来,中国客车网记者不久前专访国内一客车企业高管,该高管说:“对于我国校车市场的未来,我深表担忧!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文化,目前很多学校用的是报废车,有的租黑车,有的校车司机责任意识不强,还有的校车严重超载……据调查,我国每年有超过1.8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我国在校车领域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车辆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化。
长鼻子校车是一种符号,而符号背后的理念与文化制度,或许是人们更为关心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0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校车法规实施,揭开了中国校车发展征程,宇通、一汽、恒通、黄海等企业纷纷行动研发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新校车。这些新车最初只被小部分贵族学校所选购,但如今,它们却开进了浙江的乡间小路,开进了民工学校,毕竟,更多的希望上路了。
(来源: 浙江在线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