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8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有条渔市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鱼真希罕人,挑也挑不够。
  大海啊,鱼的故乡。
  通透娇艳的身躯是鱼们华丽的转身。
  渔市街的孩子玩得很开心。
  搓一把盐,上绳晾开。
  咸鱼品种很多,老板鱼只是其中一种。
  渔市街的渔民们正在忙碌着。
  这孩子长大要当船长,但要到远洋去打鱼。

  在旅顺南路的塔河湾,大连人更多的叫盐场,有一处热闹的渔市,原来只是当地的渔民在这里摆摊叫卖现打上来的鱼货,后来,别处的鱼贩也加入了进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场面,上百鱼摊一溜排开,到头了便排回来,来来回回竟排了五六个来回。渔市街是我给起的名字,为啥不叫市场叫街?我认为叫街比叫市,除了表示规模更大之外,更有历史感,更多人文的因素在其中,于是,我将这组照片的题目确定为渔市街。
  逛在渔市街,看到的是集群的鱼、成规模的鱼、晾晒密集型的鱼,而且,全是咸鱼和品相完好的干鱼,成千上万条地摆的摆开,挂的挂开,黑的、白的、灰的、黄的、红的,视觉冲击无比震撼。我就是在这视觉震撼中,一次次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场面。渔民们说,秋天是晾鱼的季节,把鱼破开,搓一把盐,上绳晾开,秋风迅速将水分抽干,不臭不烂不变形。这肯定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最原始的咸鱼加工技术。
  这些年来,咸鱼已不被人们待见了,人们讲究的是海鲜的那个鲜,讲究的是海参、鲍鱼,讲究的是清蒸、酱焖,更讲究的是低盐、低亚硝酸,在商店里、超市里,咸鱼大多是龟缩在不显眼的角落。然而,咸鱼毕竟世世代代伴着大连人繁衍生息,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里,是咸鱼帮着大连人度过了那年月。咸鱼是大连人不灭的记忆,大连人抛不开、扔不下的情愫。渔市街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古老的鱼,而是大连人对岁月那绵绵不尽的回亿……

2#
发表于 2011-11-12 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12 16:3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12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12 20: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5 16:23 , Processed in 0.03688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