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生性古怪,素来不交朋友,也很少与别人主动交往。 退休后,老父更显得无所适从,整天闷闷不乐地躺在藤椅上发呆。母亲到大姐那里后,我和妻子虽然搬回来与父亲同住,但很少与父亲说话,对他一直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事实上,老父这个人不善言辞,对儿女也一样话很少,和他在一起确实很难沟通。在别的家庭,中午吃饭也许是互相交谈的最好时机,而在我家是最尴尬的时刻,饭菜上桌后,我只喊一声:“爸,来吃饭。”随后便相对无语,彼此就像在饭店里共进午餐的陌生人。我和妻子有什么话,都不当老父的面讲,因为只要你一开口,他的所有注意力就都集中到你脸上,让你感到很不自在。有时,我与妻子在房间里谈些趣闻轶事,老父耐不住寂寞和好奇,也悄悄跑到房门口侧耳屏息“偷听”,我们发觉后,便一脸不高兴地跑出去。老父自知没趣,只好讪讪地回他的房间去。 一天,老父起来很晚,我中午下班回家时,他才从床上爬起来,一副精神恍惚的样子,我问他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他摇摇头,随后便躺到他那藤椅上继续发呆。连续几天老父的精神都有些不正常,我担心他是不是患了什么病,坚持送他到医院检查,但查来查去也没什么病。联想到现在有些老人因孤独而患上什么精神抑郁症,老父怕也与此症有联系吧。怎么办呢?心病还需心药治。 父亲身上虽然有一些毛病,特别是对儿女的亲情话语很少,但他毕竟是我的父亲,天下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父亲不善言辞,他是将对儿女的关爱藏在心里。现在父亲老了,他有自己的劳保和退休金,不需要我们的抚养。然而在精神上父亲却很空虚,他没有朋友可来往,母亲又不在他身边,自己又没有爱好可消遣,若我这个做儿子的再不陪他说说话,他是会闷出病的。 于是,我改变了对父亲不理不睬、敬而远之的态度,每天下班回来主动和老父交谈,常到报刊零售亭买几份报纸和生活类杂志回来,让老父翻阅。常和父亲聊天儿,谈谈社会话题,说说名人轶事。有时我还故意扮演“反方”,对一些问题持不同看法,以引起父亲的争论,最后我总要找个“台阶”下来,让“正方”的父亲获胜。 如此,老父的“病情”好多了,话也渐渐多起来,人也比以前活络。我下班回来,常常看到父亲在楼道口慢悠悠地转圈子,我心里明白,他在家嫌闷,等我回来与他聊天呢。 《保健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