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爬上崖坡,探望更深处。洞底下凹成弧,岩若囊状,避却外光,洞顶则石纹错缕若莲花倒生。此时真后悔没能将手电举在手上游到这里,错过了探究这洞里乾坤的难逢之机。好在带了相机,感觉新奇的泳友们连连留影,惟恐失机。
蛇王谓我:“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因先看好了水路,再凭直觉判断人不会被吸入出水口,不信山精鬼怪,也就没有什么担心而已,并不莽撞。不过,下次再来当毋忘手电。
“洞里不知山外事”,出得洞口,原来空寂的上洞,已被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几个群的驴友,挤得人满为患。我们在管涌若沸的左洞口畅游一番,就转场前往下洞。
高穹阔口,戛壑鸟鸣,漱壁苍苍,洞口彰显着古朴沧桑。河水至此,流速加快,涌入洞中,不知所踪。水大流急时在此洞不敢大意,加之洞口已被某商业群占着野炊,我们就在洞外浅滩浸身嬉水,尽兴而返。
归途上,路边果园偶摘一李子,尝之倍觉甘甜可口。果农曰:这是不要了的,你们若帮摘完了,明年挂果将会更多。虽说余果寥若星辰,但是树多园茂,我们边走边摘,收获仍不算少。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学生曾皙以沂水欢浴答师之问,借以谓我等此行之乐,可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4 08:27 , Processed in 0.0392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