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最有故事性和代表性的当然是音乐。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他的器是有限的,虽然为达到最佳听音效果他尽其所能完善了音响设备,但是随着他耳朵灵敏度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当年那套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追求。于是他不得不在他有限的空间和装备上开发他无限的探索与创造。比如没钱对房间的墙壁材质和高度进行调整,那他就不断地试听调整音响的夹角和仰角、CD机的重量平衡、前后级功放的最佳温度;他在山上找到三种不同的木料,每种都精心地削成大小一致的三个圆锥体,通过它们木质紧密度的不同在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时选同一种的三个垫在CD机下面用于改善音质;地面他没钱铺木地板就买的草尖状的塑料地垫一块块的拼接铺满了整个房间用于吸音减少杂射;他在音响声波反射的第一折射点墙壁上钉过泡沫、木板、最终至今使用的是包装电视洗衣机的大纸箱子。在其他的折射点他都有安排,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房间里的每样摆设都有它的用途,是不能随意更换位置的;通过分析声波的多次折射他一寸一寸的挪动他的双耳寻找到房间最佳的听音位置,如果有贵客来临他一定会请客人坐在这个位置聆听他的至爱音乐;还有更让非音乐爱好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他在那一堆机器的正背后放了一块秤砣,并且不光是放秤砣的位置有讲究它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好像是十斤的(记不太清了,我没好好研究过)。据他所说这样重音就不发飘了,也不闷了,那次他专门把另两个一大一小秤砣总共三个一遍一遍的换着让我试听区别,我不知是不是被他先入为主的观点误导了好像也觉得有区别……所有这些,每一个环节都是要经过无数个清晨黄昏不厌其烦地反复地调试再聆听总结出来的,你尽可以想象但你还是不可能想象得到他有多么的入魔和忙碌!总之他的行为让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小题大做吹毛求疵故弄玄虚没事找事……
如果说因为他爱音乐所以他才会不断追求音质的完美,那另一个例子则可以说明追求完美是他的天性。无论是最早的单间宿舍还是后来的平房以及现在的单元房,房间的电路设计一定是他亲自描绘甚至会看不惯工程队的毛糙而亲自上阵施工,连犄角旮旯的走线都是一丝不苟横平竖直,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分支和接头,我说水泥一糊家具一搁谁也看不见,可他说他自己心里看得见,电流通过那里的时候它们也看得见。 在他要求自己完美的同时我作为他的产品也不断的被他雕刻着,至今还记得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忍无可忍的几乎是含着眼泪的愤怒地对他叫喊:我不要像你一样做什么完美的人,我不要那么累!我不要完美!我就是这样的我!
然而如今当我坐在那里听他的音乐时,那接近完美的音质那份纯粹总能深深地吸引我打动我。当我看到如蛛网乱结的线路和房间时,我的心也是纠结的。当我在汉江中苦练自由泳时我不由自主的想要把每个分解动作尽可能做到最好……我不知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追求完美,要活得随意要包容缺憾……然而这提醒不也正意味着我无意中的完美追求吗? |